哈尔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kyy/131224/4315794.html
原创
临江一点,第74篇,字。
01导言
年8月11日,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世界上用的最多的止疼药——阿司匹林的前身乙酰水杨酸被费利克斯·霍夫曼在拜耳公司实验室中合成;
年8月22日,只间隔了短短11天,拥有“世界毒品之王”称号的海洛因的前身二乙酰吗啡被费利克斯·霍夫曼在实验室合成。
同一个科学家,同样的科学目的(都是为了医疗用途),同样的科学手段,但却导致了完全两极的结果: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科学既能生出天使,也能造就魔鬼。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理解科学的两面性呢?
02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
科学(Science)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吴军在《态度》认为:
“从广义上讲,人类任何一种能够自洽的知识体系都可以被看成科学。按照这个定义,数学、历史学,都可以算是科学。从狭义上讲,科学是指源于古希腊,建立在严格逻辑推理之上,后来在近代西方科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证实和证伪的完整体系。按照这个定义,数学并不是科学,因为它是建立在假设前提基础上的,而历史学也不是,因为它无法证伪”。
但不管是广义上的科学,还是狭义上的科学,它们都注重一点,就是看重方法和过程,而不是结论。
03阿司匹林和海洛因:科学不代表正确
我们对科学的第一个误解是:将科学等同于正确,把正确等同于有用。很显然,正确不等于有用,有时可能还有害。
霍夫曼发明阿司匹林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消除他父亲风湿病的病痛。在霍夫曼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水杨酸可以镇痛,但是副作用太大。
年8月11日,在德国著名的拜耳公司的实验室中,年轻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在部门主管艾兴格林的指导下完成了乙酰水杨酸的人工合成。这种药相比水杨酸副作用小了很多,这就是阿司匹林。再到后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除了镇痛,还可以对血小板凝聚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今天,它每年的消费量有4万吨之多。
在发明阿司匹林仅仅11天之后,费利克斯·霍夫曼又在实验室合成了二乙酰吗啡。当时西方社会炮火连天,前线的止痛药用量极大,供不应求,但常用的传统吗啡却非常容易导致成瘾,费利克斯·霍夫曼正是基于这个副作用才想要发明一种更有效但更不易成瘾的药物。
拜耳公司也做了动物实验,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而且根据当时实验的结果,证实它的药效是吗啡的4~8倍,也就是说,高效低毒。在海洛因刚刚被研制出来的时候,大家对它的副作用并没有什么认识,患者也仅仅是有些昏沉、眩晕等微不足道的不良反应。同时因为它作为口服制剂,效果缓慢而持久,服用者并没有强烈的快感,只会觉得全身都很放松,所以海洛因在早期没有造成严重的成瘾事件。
很快,拜耳公司以海洛因作为吗啡的替代品,制成一种止咳处方药出售。当然,后来人们发现海洛因是比吗啡更致命的毒品,因为它对神经的麻痹性更强,更易上瘾,并且一旦成瘾几乎没有戒断的可能,对身体也会造成极大伤害。更可怕的是,德国的海洛因吸食者覆盖了全部年龄层,老人、青年、小孩通通成为了海洛因的俘虏,许多人因此失去财富、失去健康、失去家庭,甚至是失去最宝贵的生命。海洛因很快从“神药”沦为了“毒药”,甚至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
许多人称霍夫曼“左手创造天使,右手铸就魔鬼”,但是实际上,霍夫曼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立场进行药物开发。
有时候,善意未必会得到好结果,科学不代表正确。
04农药DDT——防治疟疾良药与环境污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我们知道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是因为以她为首的科学家团队发现青蒿素可以用来治疗疟疾,拯救数百万人的性命。直到年,世界上仍有2亿人感染疟疾,几乎有5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百分之九十发生在非洲。
人们很早就发现疟疾是通过蚊虫携带传播的,DDT是一种有效的有机杀虫剂,它能够有效地杀死蚊虫,在很多地区消除了疟疾这种可怕的疾病,同时它对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厥功至伟。研究DDT的穆勒也因此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直到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在书中,作者雷切尔·卡森讲述了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对世界环境造成的各种危害。
这本书描写了一个世界——一个滥用DDT的世界,在那个世界,春天仍然会来临,但是鸟儿都死光光了,所以变得无比寂静:春眠不觉晓,处处无啼鸟。这本书优美而凄凉的文字,打动了许许多多人最柔软细滑的同情心,也分分钟燃起了吃瓜群众心中恐惧的火苗。有哪个吃瓜群众愿意生活在那样一个连拉屎的鸟都没有的世界?宁可不吃瓜,也要把DDT拉下马!全世界分分钟对DDT粉转黑。
年世界卫生组织停止了DDT灭绝疟疾的相关项目,年美国正式禁用DTT,随后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相继禁止了DDT的使用。
春天果然不再寂静,带头喧闹的就是疟疾。DDT停止使用之后,蚊虫又开始迅速繁殖模式,疟疾于是死灰复燃。
印度:本来因为DDT的使用,疟疾的病例减少了99.94%,从年的1亿人减少到了年的六万人,但是因为停止使用DDT,疟疾病例在70年代末便增加了倍,变成六百万;斯里兰卡:在使用DDT之前,全国有万疟疾病例,在年刚刚停止使用DDT的时候,全国只能找到17个疟疾病例;DDT停止使用短短几年之后,疟疾病例又变回了万。
那到底又有多少鸟儿被拯救了呢?
美国有一个环境保护组织NationalAudubonSociety,每年圣诞节前后(12月14至1月5日),都会组织“圣诞节数鸟”活动,以此评估鸟类的数目。这个活动到今年已经连续进行了年。
根据这个数鸟活动的统计数字,在DDT广泛使用的年代(-),所统计的26种不同的鸟类,没有一种数量在减少,全都在增加!
蚊虫其实不只给人类传播疾病,给鸟类也会传播疾病。杀了蚊虫,鸟类也更健康!
于是,一些学者又重新开始审视DDT的作用。年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允许非洲一些国家使用DDT对抗疟疾。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科学的结论未必都正确,因为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和深入的。
05对待科学:做一个理性的怀疑者
关于如何对待科学,我比较赞同吴军博士在《态度》一书中的观点,做一个理性的怀疑者。
一是不对科学结论的盲从。
二是不要觉得自己是搞科学的就看不起别人。
三是不要轻易相信书本上的教条和权威人士给出的结论。
-END-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