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452.html
诺贝尔奖的评选虽然也不允许自己推荐,但是诺贝尔奖的评选时间相对更长,而且全程保密,实际上诺奖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更小。评审专家主要靠了解参选人实际贡献来进行投票。因而,像青蒿素这样的世界知名的成果,其实在年开始就有知名的世界顶级的研究虐原虫和疟疾病研究领域的科学家米勒等人就开始详细了解青蒿素的研究成果。
世界卫生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起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现已为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据世卫组织《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包括ACT治疗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年间全球疟疾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37%和60%,约挽救了万名儿童的生命。
事实上,诺贝尔奖和中科院院士的评选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标准,并没有直接关系。就像屠呦呦所回应的那样:“(没能当选中科院院士)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情况很复杂。”关于屠呦呦落选,各方的争议与猜测一直从未停止。
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15年屠呦呦的获奖,打破了多项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未获院士、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她是在三流条件下创造世界领先的一流成果。
屠呦呦的“三无”身份(无留学背景、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吸引了不少西方媒体的注意。不少西媒试图按图索骥,在科技工作者屠呦呦日复一日波澜不惊的生活背后,发见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在美国传媒界被誉为“灰贵妇”的《纽约时报》亦不例外。
《纽约时报》在屠呦呦北京的家中对她进行了采访。在问“您对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失望吗?”
愚以为,我们不能因为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而去全盘否定中科院的院士评价体系,更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广大院士对科学事业的伟大贡献。只是觉得,应该通过屠呦呦和袁隆平的事情,对目前以院士评选为代表的中国人才评定机制,进行一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