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对韭菜花酱的喜欢超越南方人,去长春一家老字号铜火锅里第一次吃到韭菜花酱,从此便成为韭菜花酱的铁粉,感觉即使清汤寡水的涮羊肉一旦蘸了韭菜花酱,一锅涮羊肉便变得有味且吃到无法停箸起来了。春天的时候,韭菜又成了蔬菜界的头部代言人。因其更新复壮能力极强,一经栽培,可采收十余年之久,“久”和“韭”同音,故称韭菜。韭菜又被叫做懒人菜,生命力极为强劲,割一茬长一茬,种一次可以从年头吃到年尾,最鲜嫩的,莫过一年中头一茬割下来。根部白中带紫的准没错,如根部是纯白色,叶梢比较尖,也可能是头茬。如果叶梢较宽较厚,通常是割过几次的。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叶似翡翠、根如白玉的韭菜如期而至。作为四季蔬菜,韭菜以春季最佳,所以也被称为“春天第一菜”,民间说法是“春韭香,夏韭臭”,反正吃韭菜只能选择春天,所以也有“一月葱,二月韭”这样的流传。甚至清代美食博主李渔都难以掩饰对它的喜爱。“葱蒜韭三物,菜味之至重者也”。不明白为什么人人“尽识其臭而嗜之者众”。他说葱蒜韭菜,蒜绝不吃,葱不直接吃但可以作调料。至于韭菜,“禁其终而不禁其始,芽之初发,非特不臭,且具清香,是其孩提之心之未变也”。说的是刚长出来的头茬韭菜,像未经世事沾染的童心,清香可爱,绝无浊气。韭菜以其清新雅致的形象令很多大诗人为它颂扬,最有名的一句诗当属:“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这道诗的背景是当时是一个春夜喜喜雨的时节,正值韭菜长得极欢之时,杜甫去了老朋友家卫八家做客,朋友顺手为他做一个韭菜,能让诗人诗兴大发并主动为之颂扬的韭菜,虽是人间凡物,但绝对是凡物之中出类拔萃之异族了。不过话说在古代,韭菜是不能代表素菜上桌的。佛教中将韭菜列为五辛之列,所谓五辛指的是葱蒜薤韭和兴渠,这五种带着特殊辛辣气味的植物,也称为五荤。在古代,韭菜是不作为素菜上厨房的,在佛教里更是禁食五辛,佛教中认为韭菜与食肉无异,因为其浓烈气味会冲撞佛祖,若是犯禁忌去吃它,就等着一个字惨,要走火入魔,甚至饿鬼都要找上门来,而且还会从此堕入无间地狱。农历二月吃韭菜不仅仅是因为韭菜的第一茬好吃,更因为这个时节吃韭菜对身体有益。古代有“试春盘”这样的饮食习俗,就是在农历新年开始吃五辛来驱逐五脏之寒气,所以苏轼有诗云:“断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在中国的中医多部中草药典籍中都有提及韭菜,称它为益阳草,有补肾壮阳的功效。故民间有“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的说法。韭菜的常见的韭菜吃法将剁碎做成包子或饺子的馅料,或者最名的韭菜盒子。另用韭菜的辛辣之味可以与海鲜河鲜搭配,以辛辣攻克腥味,相得益彰。家常的快手做法就是将韭菜与鸡蛋同炒,25秒出锅,黄绿相间,以其清脆辛香嫩来告诉我们冬天远去,春天正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