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院士名单公布,屠呦呦竟然再次落选,令人心痛之余倍感惋惜。院士是我国给予优秀科研工作者们最高的终身荣誉,因此也被很多人当做终身奋斗的目标。已90岁高龄的她,曾因别人推荐四次报审院士名额,却始终落选。我们在遗憾的同时不禁发问:她为什么不能当选?诺贝尔奖、共和国勋章、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齐名成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这任何一个荣誉都是很多院士没有的,而她却因没有留洋背景、没有博士学位、没有足够数量论文被拒在院士的门外。没有博士学位的她依旧可以研制青蒿素造福人类,论文数量不足的她却比有篇论文的高福院士做的贡献更大。争议这些并没有意义,根据以往的采访,我们发现屠呦呦并无心申请院士,或许今年她并未写申请,落选也在意料之中。屠呦呦一生本就淡泊名利,旨在追求至高无上的生物科学,而她的一生比所获得的荣誉更加传奇。因肺结核休学,后如愿进入北大药学系年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她是家中五个孩子里面唯一的女孩。父母便从《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给她起名为屠呦呦。而“苹”就是指现在的蒿,殊不知,她的往后余生竟然和“蒿”结缘。屠呦呦和妈妈幼时的屠呦呦身体并不好,在读初中时不幸得了肺结核,只好休学两年。饱受病痛折磨的屠呦呦从那时起便知道了学医的重要性,再加上父亲是位中医,希望她长大后能够悬壶济世,做个受人爱戴的好医生。在年,屠呦呦终于如愿考上北大医学院,并报考了当时最冷门的专业药学系。在大学里,她四年如一日的扎在书堆里、扎在实验室,每日如苦行僧似的,过着埋头苦读、冥思苦想、死记硬背和实验认药的生活。看似枯燥无味的生活,却被她过得充实而又饱满。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中医科学院研究所工作,成天泡在实验室研究各种中草药成分、功效及化学提取物等。她很少离开过研究所,一直都执着于对科研,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实践。她不是天生的“神通”,没有开挂的人生;她的每步都走得特别稳,特别的扎实。正是这样扎实的十年过后,她被国家委以重任。为研制疟疾新药“舍家弃女”,再见面女儿不叫妈妈20世纪60年代越战爆发,士兵不怕枪林弹雨,却最惧热带丛林中隐藏的蚊虫,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因蚊虫叮咬而患上疟疾,行动逐渐迟缓直至丧命,心急如焚的越南领导人只好向中国求救。随后,39岁的屠呦呦被委以重任,参与“(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物)”项目研究并担任组长。当时的项目是在海南秘密进行,屠呦呦为不辜负党和国家寄予的厚望,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含泪送进全托班,不满1岁的二女儿送回宁波老家。她们母女三年里只见过一次面,见面后大女儿连妈妈都不叫,二女儿看她生疏,远远的躲着不肯相认。她为国家做的贡献除骨肉分离外,在海南期间的奉献更惹人心疼。海南地处热带地区,气候潮湿植物茂盛很适宜蚊虫滋长,也是我国疟疾的高发地。她带领团队从系统性地查阅历代医书典籍开始,冒着被蚊虫叮咬患上疟疾的风险收集草药,不辞辛劳的访遍当地名医。最终收集了多种中草药制剂,选出种治疗疟疾的药方。她和团队从种草药里面提取种制剂,在小白鼠身上进行抗疟疾试验。前后试验次,都以失败告终。后来她受古籍启发,在提炼青蒿有效成分的实验时,想要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可当时的工厂和实验室都因一些问题关了门。屠呦呦向来对科研工作执着又认真,在科研方面决定要做的事,即使再危险谁劝也没用。在没有任何实验装备和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他们买来7个大缸用土方法进行提炼。也是这次冒险的实验,让她和团队成员都身中剧毒,皮肤过敏、头晕眼花、鼻孔出血等。她也因此患上中毒性肝炎,病倒后医治好长时间才得以康复。他们把青蒿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后,拿青蒿提取物和疟疾细胞一起做试验,惊奇的发现青蒿提取物能%的抑制疟疾。这重大的发现让他们庆喜若狂,标志着科研工作有新的突破。然而实验虽然成功了,但是药物的安全性没有人敢保证。屠呦呦为拯救更多的生命,把生死置之度外以身试药,确认安全后她才将青蒿素的研发成果上报给国家。在年,青蒿素获得国家颁发的一类新药证书。随后青蒿素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推广,有些国家用青蒿素后完全根除疟疾,全球疟疾死亡人数直线下降。据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球范围内已治疗2亿多人,共挽救万人的生命。在年,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物学奖,她把获奖所得奖金中的两百万捐给了北大。去年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她的英雄事迹被写入中学教课书,而她的伟大功绩将会载入世界史册。尽管她因没有留洋背景、没有博士学位、没有足够数量论文而无法被评选为院士。中科院的院士名单里没有屠呦呦不是她的遗憾,而是我们永远的遗憾。屠呦呦是世界级伟大的科学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真正的国士无双!春有百花秋有月,共看人间好时节我是CC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