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羊城派记者夏杨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其关于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正是受启发于东晋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年9月,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选在惠州罗浮山召开,正是要向多年前的葛洪致敬。屠呦呦当年受葛洪启发提取青蒿素图/央葛洪是个传奇人物,他年少时驰骋沙场,因军功受封“伏波将军”;此后归隐山林、著书立说,推进儒道融合,是一代道学领袖;同时精研医术、行医民间,是扶危济困的一代大医。尤其对霍乱、天花、狂犬病、恙虫病等预防医学的探索,比西方早多年、甚至上千年!葛洪的人生实践,和一座山紧密相连,那就是惠州的罗浮山。葛洪一生有两个阶段隐居罗浮山,在这里的研究与探索,对后世影响深远。罗浮山远眺博罗县委宣传部供图那么,葛洪为何钟情于罗浮山?厌倦时局混乱避世躲进山林葛洪是个传奇人物,尤其是在民间印象中,亦人亦仙,亦儒亦道,是隐者也是大医。而在他给后世留下“隐士”身份之前,他还是个杀伐决断的将军!他的传奇性,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在20多岁的时候,随着一场自然灾害,西晋爆发了一场叛乱,战火烧到了他的家乡。怀着建功立业的梦想,葛洪投笔从戎,参加了镇压石冰叛乱的战争。凭借勤学苦练打下的骑术和箭法等武艺,他屡立战功,成了年轻有为的将军。图/央视纪录片截图然而,葛洪并没因此感到荣耀。“一将功成万骨枯”,亲历了沙场拼杀,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同时看到因战争导致的民众流离失所,也让他心生悲悯。从小有儒者情怀的葛洪,对自己脚下正走的路产生了动摇:是继续走父辈的仕进之路,还是看淡财富、地位、名望,追求生命的大道?他最终选择了后者,辞去官位,穿上道袍,游历四方,了解民生艰苦,寻求利世济民之道。他从家乡出发,前往洛阳搜寻炼丹制药之书。此时,西晋王室内部为争夺权力,爆发了“八王之乱”,北方民不聊生。江南也再次发生叛乱,归途断绝,在去留两难之间,葛洪四处游荡。一路上,他躲避着战争,盘桓于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襄州(今湖北襄阳一带)、江州(今九江一带)、广州(今广东广州一带)等地。这些地方,到处留下了他探索人生的足迹。图/央视纪录片截图那一年他的朋友嵇含被任命为广州刺史,邀请他一起去岭南做事。他以为可以借此机会到南方避乱,于是“欣然前往”。他率先一步到了广州,为朋友“打前站”了解民情。然而变局来得太突然,嵇含还没能到广州与他会合,就被政敌刺杀身亡!这件事对他的震动很大。他在痛苦中思索,深感“荣位势利,譬如寄客……隆隆者绝,赫赫者灭,有若春华,须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抱朴子外篇·自叙》)困顿之中,他听说罗浮山环境清幽,有神仙洞府之称,相传秦代安期生就在此服食九节菖蒲,羽化升天。罗浮山的酿泉,传说就是安期生与神女的饮酒之处。罗浮山酿泉,传说安期生和神女在此饮酒于是,公元年,23岁的葛洪第一次来到罗浮山,就有了隐居于此的冲动。这里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让葛洪在战乱中疲惫的心得到了久违的安宁。“阴洞冷冷,风佩清清。仙居永劫,花木长荣。”(葛洪《洗药池诗》)罗浮山,正是他希望寻找的理想避世之地!源于家世出身一生行医修道当年葛洪来到广州时,拜访了同样喜欢修道的南海太守鲍靓。葛洪为人木讷,不善言辞,但鲍靓从这位年轻修道者身上看到了他高洁的品性和远大的追求,对他很是亲近,还将女儿鲍姑许配给了他。鲍姑擅长艾灸,两个人有共同的扶危济困的志趣,他们一起采药制药,一起研习医术,扶危济困,惠及一方百姓。世人尊称他们为“葛仙翁”和“鲍仙姑”。冲虚古观是当年葛洪所创建的“南庵”所葛洪潜心修道,绝不是一时兴起,这和他的家世有关。他生在江南士家,其祖在三国时代东吴政权中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他的父亲葛悌开始也在东吴为官,西晋统一后继续出仕。在葛洪13岁那年,葛悌在邵陵(今湖南新化一带)太守任上病逝,从此家道中落。葛洪举家从邵陵迁回句容老家,过着耕种生活。又一场火灾,他们家几乎家徒四壁,家传藏书全部焚毁。为了读书,他白天砍柴换钱买纸笔,晚上抄写借来的书。为了节省纸张,字迹写得密密麻麻,只有他才能辨认得出。图/央视纪录片截图葛洪自小就与道家结缘。据他自述,在各种书籍中,尤喜神仙方术,“少好方术,负步请问,不惮险远。每以异闻,则以为喜”(《抱朴子·金丹》)。这一点,大概也是有家世渊源的。他的伯祖父葛玄,曾师从炼丹家左慈,号葛仙公。后来又传给了弟子郑隐。一向闭门自学的葛洪,读书虽多,却一知半解。他希望找一位老师指点,16岁那年,他拜在郑隐门下。因勤奋好学且有天分,郑隐很器重他,将道家秘术倾囊相授。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的一生影响很大。在人生的许多岁月中,他都隐居深山修道炼丹、著书立说,人称“小仙翁”。葛洪雕像图/惠州日报在中国,修道者往往懂医术,因为道家认为,修道首先要健康,否则连性命都不保,何谈长生。跟随郑隐学习的时光,葛洪也得到了医学的启蒙。这也为他后来精研医学、扶危济困打下了基础。基于这样的家世渊源,当他“避乱岭南”的计划再次受挫时,他坚决地选择了归隐。他和鲍姑一道走向民间,走进山林,行医、修道,著书立说,过起了真隐士的生活。罗浮中药宝库深深吸引葛洪史料记载,葛洪一生中有两段时间隐居罗浮山,一段是结识鲍靓之后,偕妻子鲍姑一起隐居罗浮山。大致时间是从年到年前后。故宫收藏的《葛稚川移居图》另一次是年,也就是他51岁那年,他在途经广州前往勾漏(今广西北流)的途中,决定放弃既定目的地,留在罗浮山继续隐居。目前关于葛洪的生平,学界尚无定论,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两种:一种说他活了61岁,也就是年辞世;另有一说他活了81岁,即卒于年。而这有出入的20年时光,如果他确实还在世,那很可能都隐居在罗浮山。葛洪为何对罗浮山情有独钟?我们无法确知葛洪的心思,但从他的字里行间和罗浮山的自然风貌,可以推断,他是爱上了这里的资源和环境,才选择长期归隐于此的。因为,罗浮山是个天然的资源宝库,生长植物有多种,其中中草药有多种。在葛洪手里发挥出神奇作用的青蒿草身为医家,便捷获得便宜的良药,无疑是最重要的事。葛洪选择在罗浮山隐居,一边炼丹修道,一边著书立说,同时用医术救治百姓。而罗浮山,基本上满足了他的全部需求。因此我们相信,在他23岁那年第一次来到罗浮山时,就深深喜欢上了这里,即便中途离开过,仍想着要再回到这里。而他的人生之路也证实,他就是这样做的。那次离开,是年,他返回江苏句容老家。年,东晋开国,念其旧功,赐封关内侯。这时,他的著作《抱朴子》已经成书。葛洪无意官场,常常进入深山修行炼丹,同时继续著书立说。年,一心修道炼丹的葛洪听说交趾(今越南北部)盛产丹砂,就主动上书皇帝,自荐担任勾漏(今广西北流)令。经皇帝允准,他即起身南行。传说葛洪在罗浮山炼丹修道的地方但行至广州时,他又改变了主意,再入罗浮山隐居。他在朱明洞前建南庵,修行炼丹,著书讲学。因为学者日众,又曾建东、西、北三庵。年的一日,广州太守邓岳突然收到葛洪来信,说他要远行寻找仙师,即刻要启程。邓岳觉得奇怪,即赴罗浮山看葛洪,方知葛洪已仙逝。时年61岁。不过,对此说学界有争论,有人认为他享年81岁,即年方去世。不过如果这种说法属实,此后的时光,葛洪在世人视野中消失了。人生晚年,他真正成了隐者!博罗县委宣传部供图刘俊发:葛洪其实长期隐居罗浮山,只是中间外出游历多年嘉宾:广东省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博罗县葛洪文化研究会会长刘俊发羊城派记者黄翔宇羊城晚报:葛洪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惠州本土近些年对他开展了哪些研究?有哪些相关机构及研究新进展?刘俊发:葛洪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也是罗浮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对葛洪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他的生平经历、成就、足迹、对世人的贡献等等,有些是对他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我则是对他整个人进行系统研究,包括葛洪的养生理念、他与罗浮山之间的联系。相关研究机构也有一些,就惠州本地来说,除了我担任会长的博罗县葛洪文化研究会之外,还有广东葛洪研究院、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葛洪研究分会等。罗浮山的中医药文化展览关于新进展,因为屠呦呦在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她从青蒿草中提炼青蒿素来治疟疾,这是受到葛洪的启发,葛洪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使用过青蒿草,所以葛洪开始被重视起来,他的成就以及他本人得到了更多的认可。羊城晚报:国内外学界有哪些研究?刘俊发:国外也许东南亚有相关研究,因为葛洪的弟子门人有把他的医术、药术传播出去,受益人群众多。国内的话,研究葛洪的团体还挺多的,至少有十多个省市对其有研究,包括江苏句容、安徽、山东等地。不同叫法的葛洪文化研究会、葛洪研究会等等,基本上都是些民间自发的组织。举办过文化节、研讨会,还有祈福仪式等纪念活动。研究的内容,不外乎还是那几个方面——人物生平、经历踪迹、成就贡献等等。传说葛洪和鲍姑当年在这里洗药羊城晚报:关于葛洪的生平,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活了61岁,一种是81岁。目前有什么新研究没有?他在罗浮山的经历,一般认为是两段,年轻时一段,晚年一段,还有什么新的说法吗?刘俊发:我个人更倾向于葛洪活了61岁。这不只是我的猜测,是有依据的。古代人都说的是虚岁,61岁其实是60岁,即一甲子,作为道家的一位代表性人物,这个时间比较符合葛洪的身份,有周期轮回的含义。另外,61岁和81岁的争议,一者见于袁宏《罗浮记》,说葛洪享年61岁,即卒于晋康帝建元元年(公元年)。二者见于何法盛《晋中兴书》《晋书》,说其享年81岁,即卒于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年);后世道门的神仙传记多沿用此说。两种说法都提及葛洪羽化时广州刺史邓岳赶来送别,若葛洪卒于81岁,则其时广州太史为谢奉,不是邓岳。又,袁宏离葛洪时代最近,对葛洪极其敬仰,且身为史家,故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也被学界普遍认可。博罗县委宣传部供图至于葛洪在罗浮山的经历,我不认为他是两次来罗浮山,他23岁就来到了罗浮山,一待就是12年,然后又出去了12年,但是他出去的目的主要是走访天下名山,与得道之人交流学习,并且搜寻一些民间药方。他出去之前就想着要回来,所以不能算两次来罗浮山,只能说中间出去12年,有点像出差。羊城晚报:葛洪与罗浮山之间,是怎样的一种相互的影响关系?刘俊发:葛洪和罗浮山,可以说是相互成就。罗浮山早在秦朝时,就有名家踪迹,但是在葛洪到来之前,只能算是小有名气。葛洪的到来,以及在这里居住生活多年,他的贡献和成就,使得罗浮山成为天下名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里的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而罗浮山本身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藏,这里有上千种草药,环境好、空气好,适合葛洪潜心修炼,同时进行医药研究,留下了很多成果。后世很多人,因为仰慕葛洪,所以来到罗浮山,甚至有些没来过的,也对罗浮山很向往,比如唐朝的大诗人李白。葛洪为罗浮山增加了知名度,吸引了更多人来发掘这座名山。同时,葛洪的《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著作,也都是在罗浮山写作的,这座名山给了他灵感,提供了现实环境,所以葛洪和罗浮山,是一种相互成就的良性关系。葛洪一生很多时间在罗浮山修道行医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葛洪的人生路径■公元年(一说为年),葛洪出生于西晋丹阳郡(江苏句容)。■13岁丧父,家道中落,借书、抄书苦读,涉猎甚广。■16岁拜在方士郑隐门下学习道术。■20岁从军,参与平定石冰叛乱,授“伏波将军”。■年,辞官赴洛阳搜寻异书。因战乱归路断绝,四处游历。■年,故友嵇含被任命为广州刺史,葛洪受邀任参军,先赴广州。■年-约年,因嵇含被杀,停留南方多年,隐居罗浮山修道、行医。■年返回故乡句容。■年《抱朴子》成书。葛洪画像与他的医书著作/资料图■年,东晋建立,葛洪因旧军功赐封关内侯。■年前后,入山隐居,继续炼丹修道。■年,多次受封,不就。■年,为求丹砂,上书皇帝求封勾漏令。途经广州,重入罗浮山隐居。■年卒,享年61岁(一说81岁,即年卒)。来源
羊城派责编
夏杨实习生
宋玉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