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青蒿白薇

更新啦!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编者按

前面老爷爷和小指月介绍了四类清热药,那就是发散风热药(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菊花等)、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决明子等)、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等)和清热凉血药(金银花、板蓝根、蒲公英、地黄、丹皮、水牛角等)。

这四类清热药都是祛邪的,今天老爷爷和小指月要使用清虚热药。清虚热药针对的是阴虚内热,并非邪气所致,而是机能失调的表现。这种阴虚内热证的所谓发热,是患者的自我感觉,最突出的症状是骨蒸,好像热是从骨髓里面透发出来的。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发热,测体温绝大多数完全正常,有时体温还可能低于正常。

造成阴虚内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般的阴虚内热证,多见于慢性病阴液耗伤,患者出现口干舌燥,更主要是五心烦热,脉细数,如肺结核、糖尿病、甲状腺亢进这样消耗性疾病都可能出现阴虚内热证。另一种是温热病后期邪伏阴分,但阴液已经耗伤的情况。

清虚热药和清实热药大多是相互交叉的,绝大多数清虚热药又能清实热,也可用于实热证,有的长于清实热证药物也兼有清虚热的功效,如知母、黄柏、玄参也能退虚热,因此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配伍补阴药,因为病因是阴虚,只有配伍补阴药才能标本兼治。对于温热病后期的邪伏阴分又有阴虚内热,还要配伍清热凉血药或清热解毒药。

青蒿

治疟要药青蒿

《肘后备急方》曰,治疟疾寒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有个疟疾的患者,每隔几天就会在固定的下午发一阵热,非常难受。他遍查中药书籍,发现中药青蒿是公认最好的治疟疾良药,古方也用得最多。

于是就去搞青蒿来煎汤喝,从三钱五钱喝到三两都没有反应。于是他就愤愤不平地说,这古籍记载也未必是真的,我验证这么多次,非但没有像古书上记载的神效,就连一点改善好转之意都没有,我用的可是同仁堂最好的药,这么细心地喝了这么多天,如果有效果,早就应该看得到了。

他把这种不平跟老先生说。老先生听后笑了笑,你这样用药当然用不出效果了。小指月也疑惑,难道他用不出效果,爷爷就可以用出效果吗?

然后爷爷说,你是怎么用青蒿的?他说,我就拿一大把青蒿来熬水喝。

老先生说,青蒿治疟,用鲜品特效,若煮热后,功效尽散。他听后说,我怎么不知道呢?

老先生便把《肘后方》翻给他看,原来里面青蒿治疟疾寒热,就是用新鲜的青蒿捣汁(叫搅取汁),尽服之。这时小指月哈哈大笑,这人看后也觉得无地自容,明明自己没有按照古籍的方法来服食青蒿,自作主张去煎煮,这不是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吗?

随后这人又回去按照这古法,采集新鲜青蒿捣汁来服,这下吃一次就见效,好久都没有发寒热。他高兴地说,青蒿治疟,真是神奇啊。

老爷爷笑笑跟指月说,指月啊,现在很多人说中医不好,传统医学落后,中药疗效不行,你知道这是什么问题吗?小指月说,用不好的人当然说不少了,用得好的人,自然说好。

爷爷笑笑说,看来中华医学,要发扬光大,还不仅仅靠药材,还得靠人啊。如果人学不到这用药的本事,即使用同仁堂最好的药,你一样治不好病,甚至对着古籍去用药,你还会发现用错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青蒿治疟,虽为要药,必须新鲜搅汁服用,效果最佳。

(编者注: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说明中医药的确是一个宝库,认真发掘,对人类的健康会有巨大贡献。但目前青蒿素是作为西药使用,如果结合中医药理论和方法能个性化给药,提高疗效,又发挥复方优势,避免耐药性的发生就会更好了。)

一味青蒿煎水洗澡治小儿感冒

“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正逢夏暑之季,地面潮湿一熏蒸,很多娃子都感冒了,头晕发热,胃口不开。很多父母都把娃子送去打吊瓶,有些很快好了。但也有些打完吊瓶后,头晕加重,胃口更加不开,甚至晚上哭闹不安。于是他们便会转向于中医,如果不是消炎药搞不定,他们不会轻易来找中医,因为一方面煎药麻烦,另一方面很多中药味道确实比较浓烈,娃子一般不太爱喝。

这个母亲,她带着娃子前来竹篱茅舍,前后已经打吊瓶打了五天,还是经常发热,晚上睡不好。

老先生一看说,舌苔白腻,为湿邪感冒。这种湿邪感冒,越是打些针水进去,湿气越重,那该怎么办呢?小指月说,应该用微汗法,使风湿俱去也。

爷爷说,怎么用微汗法,使娃子既能接受药物治疗,又可以避免药草苦涩难喝?小指月说,可以用中药熏蒸或泡脚洗澡。

老先生点点头说,可以,本身泡脚熏蒸就是一种微汗法,但要选择一味中药,既能够芳香化其湿浊,又可以由内到外,宣通气机,透热外出,你看看有什么药具备这种条件?

小指月说,就青蒿一味药。爷爷说,为什么呢?小指月说,青蒿能解暑季湿热,因为它芳香而散,苦寒清热,其中清凉涤暑汤用它。

爷爷又说,还有呢?小指月说,青蒿还善于清透虚热伏热,所以各类热病后期,或者感冒后反复低热不退,用青蒿辛香透散,可以把伏热透发出来。爷爷听后点点头说,就用一味青蒿煎水给娃子洗澡。

这孩子只用了两次头晕发热就退掉了,而且胃口也开,晚上不再闹了。这样既避免了吃药之苦,又不用打针哭闹,而且还只花几块钱,就轻轻松松用熬水洗澡的民间小招法把暑湿感冒给治好了,这中医真是简验便廉啊!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王鉴钧经验

青蒿浴治小儿感冒发热:小儿感冒无论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都容易发热。治疗大多以内服为给药途径,但常因中药煎剂的浓烈味道或苦涩不易被接受而哭闹不安。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又会导致病情加重或他病,如何才能使小儿乐于接受,又有确切的治疗方法?我家世代相传一种药物煎水沐浴法,先父王幼臣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只用青蒿一味,煎水给小儿洗澡,疗效显著。常令我注意采集以备其用。

我从医临证40多年来,每遇小儿感冒发热者,继承先父的这一方法,3岁以内幼儿用青蒿g。3岁以上小儿用~g,先将洗澡用的水烧开,加入青蒿,盖上锅盏再煮沸1~2分钟,将锅离火,闷出药味,待药汤热度适宜时倒入盆中,温洗患儿全身,洗后穿衣盖被片刻,令出微汗热退而安,屡获良效。对成人感冒发热亦效。

青蒿是菊科属植物黄花蒿,有解毒清热作用。用青蒿浴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方法简便,小儿易于接受,疗效明显,无副作用,而且药源丰富易得,我家三代行医均喜用此法。(《南方医话》)

白薇

如何治疗骨蒸低热

《黄帝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

爷爷说,为什么要以咸寒来治热呢?小指月说,咸能下,寒能清能降,这热邪是往上往外越的,通过咸寒可以往下往内收,所以以咸寒来治热火。

有个病人做过肺结核手术后,一直发低烧,晚上身不由己地出汗,甚至感觉到这汗像是从骨头里蒸发出来一样。

他不解地问,为什么手术前没有这种现象,术后反而虚热难眠呢?老先生说,一般手术都会伤到人体阴液精血,阴液精血不足,身体阳热便会起来,特别是晚上睡觉时,阳入于阴,你阴分不过来涵阳,便会烦热汗出。

这病人又说,有没有可以尽快把我这低烧退下来的,天天这样烧,我都觉得很耗气很累?

老先生说,有啊,就用白薇配地骨皮,两味药拿回去煎水喝喝看看。

小指月说,爷爷,为何选用白薇呢?老爷爷说,白薇咸寒偏苦,咸寒能够治热淫于内;偏苦可以降气,但苦寒之药多偏于燥,唯独白薇虽然味苦性寒,但不躁伤阴液精血,又可以清除血分热邪,所以阴伤有热出汗者,或者病后手术后阴液未复,而见余热未清,这白薇都是不可缺少的好药。

小指月又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加一味地骨皮?爷爷说,《黄帝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为什么要佐以甘味之品?小指月说,一般甘寒甘凉之药都能养阴生津。

爷爷听后说,正是如此,像这些阴分缺失而见骨蒸劳热者,大都身体容易干渴,毕竟汗出伤津,所以需要稍微加点甘寒之品,比如地骨皮,能够清热凉血养阴,还可以清除皮肤蒸热。

小指月说,肺主皮毛,地骨皮以皮入肺,以其味甘性寒能清肺降火,降金生水,所以上除蒸热,下养阴水,我明白用这味药的道理了。

这病人就用这两味药水煎服,晚上就不低烧了,也没有那种蒸蒸出汗的感觉,睡得安稳了,就像烦热的酷暑,突然转向微微的秋凉一样。

所以小指月说,白薇配地骨皮就是给病人蒸蒸发热的酷暑状态转向微微清凉的金秋感觉,所以热退汗止,睡眠安稳。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河北中药手册》曰,体虚低烧,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四钱,水煎服。

南京《常用中草药》曰,治肺结核潮热:白薇三钱,葎草果实三钱,地骨皮四钱,水煎服。

青蒿

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苦、辛,寒。

归肝、胆经。

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6~12g,入煎剂宜后下。

白薇

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atratum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versicolor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苦、咸,寒。

归胃、肝、肾经。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4.5~9g。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请支持、购买正版图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熊胆 绿豆 生地 玄参 丹皮 赤芍

败酱草、大血藤 射干、山豆根、马勃 青果 木蝴蝶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蒲公英 

重楼(七叶一枝花)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金银花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