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8日讯(通讯员唐艳丽)近日,医院在衡阳市南岳区举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国际会议暨医院眼科·衡山论坛。论坛现场据悉,此次大会以“守正创新,共荣提升”为主题,医院80周年院庆的大型高水平学术活动之一。本次大会邀请海内外余家单位的近名学者齐聚衡阳,共同探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在眼科的发展。会上,亚洲干眼协会主席、医院院长刘祖国通过对糖尿病性角膜病的治疗进展的讲解,使与会眼科医生对糖尿病性角膜病变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中医院会长谢立科对青蒿琥醋治疗实验性葡萄膜炎分子机制研究进行讲解。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副院长谭钢阐述了大气污染相关眼病的研究现状,提出空气的质量与眼部症状和体征密切相关,为高污染地区及易感人群PM2.5相关眼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主任委员邵毅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体会》课题。为期3天的会议围绕眼科和视觉科学各个领域,守正创新,引领前沿,展开了多形式、多角度、高规格的跨界交流和碰撞融合,促进眼科高速发展。浙江医院晋秀明教授带来了《眼部美容相关眼表疾病的防治》,不仅介绍了眼部美容相关眼表疾病防治的具体举措,而且对眼表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首都医科医院接英教授针对“屈光不正与干眼”这一主题,强调干眼与屈光不正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倡导注重干眼与屈光不正患者的生活方式与环境,进行合理的预防和规范的治疗。医院王丽强教授带来了“中重度干眼治疗典型病例分析”的精彩授课,她认为干眼需要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避免发展为中重度干眼是眼科医生的责任。首都医科医院陶勇教授对“工程化外泌体和眼底病的智能医疗”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巧妙的方法连接外泌体与VEGF抗体,达到抗炎抗VEGF双重效果,实现治疗的空间和时间耦合,这是一项很有实用前景的创新性研究。本次大会的召开,为海内外眼科同道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拓展了合作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学和现代科学在眼科的传承创新发展,为全面提升智慧眼科服务人类健康的水平与能力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