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有个健康宝宝诞生,不光妊娠期注重饮食营养,还要注意安全用药,妊娠期间如用药不当,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胎儿体表或脏器畸形,发生流产、死胎、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后果。
我们都听说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造成数以千计的海豹儿,因此,妊娠期用药需要谨慎。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妊娠期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助于了解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以及哪个阶段用药是比较危险。
在妊娠时间第一周到第二周,胚卵处于分裂增殖,妊娠早期尤其在受精后1周内,一般不受母体用药的影响。受精后8~14天,受精卵虽刚刚植入子宫内膜,但胚层尚未分化,此时母体用药,除致流产外,并不致畸形。在妊娠第三周到第八周,是器官形成时期,也是致畸敏感阶段,最危险时期,而各器官的致畸敏感期包括神经组织于受精后15~25d、心脏于20~40d、眼于24~39d、肢体于24~46d、外生殖器于36~55d易受药物影响。在妊娠第9周到出生,处于功能发育时期,这个时期特点是对畸形不敏感,神经系统和外生殖器官仍敏感,行为或机能异常,发育迟缓。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胎儿产生的影响及危害,将其分为A、B、C、D、X共5个级别。
A级:在人类进行过病例对照研究,妊娠3个月应用未发现对胎儿有害,可能对胎儿影响甚微。常见的药物如维生素等。
B级:在动物繁殖性实验研究中发现对胚胎有一定影响,但在人类中尚未有相关研究证实。常见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C级:尚无较明确的动物实验及人类试验研究证据,此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妊娠妇女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后,方可应用。
D级:已证明对胎儿有危险性,但对妊娠妇女利大于弊,且必须使用,如受到死亡威胁或患有严重疾病,应用其他药物无效时。
X级:已证实对胎儿有严重危险性,妊娠或即将妊娠的妇女禁用此类药物。
而古代医药家很早就对妊娠禁忌药有所认识,《孕妇药忌歌》、元代医家李杲编成的《妊娠用药禁忌歌》、《胎产救急方》和《炮炙大法》等著作中亦有类似歌诀,历代相传,沿用至今,成为妇科用药戒规。
近代则根据药物对孕妇和胎儿危害程度的不同,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属禁用的多是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慎用药则毒性较小,药性也较为缓和,但也有伤胎之弊,主要见于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物。妊娠禁忌中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抗早孕作用:如芫花、紫草、天花粉、马鞭草等;引产作用:如桃仁、红花、三棱、赤芍、川芎、丹参等,致畸作用:如水蛭、虻虫、全蝎、蜈蚣、地龙、斑蝥、蝉蜕等虫类药及莪术、芦荟、青蒿素、生草乌等。
妊娠期的妇女需谨慎、科学安全合理使用药品,一定要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安全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