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长成了自由的模样
——重庆文学院第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一组诗歌
写在前面:
这时节,满城金黄,山城诗意弥漫。星光不负赶路人!在文字和修辞的步道,偶遇一群怀揣诗情的人。重庆作协与《诗刊》社联合主办的重庆第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48个诗人,48颗星光。我们一起,来阅读高研班一组10名诗人的诗作吧。(徐庶)
青蒿之歌
陈欣
我们心里,有一片没人知道的山岗
那里黄昏的夕阳弥漫成歌
青蒿长成了自由的模样
那片苦涩的芳香森林,缓缓穿过我的胸膛
我望见你苦涩的眼神,正河流一样流淌
在这倾斜的大地上,我们的根扎在了贫瘠的砂岩地
我们的身子啊,抵挡过暴风雨的扫荡
在中年的黄昏,我们静静坐在青蒿摇晃的山岗
那绿色的细叶,是我们依然单纯的微笑
我们静静依偎,夕阳正一离一离告别今天
我们和青篙一起,等着下一个黎明
(陈欣:笔名朗溪,苗族,重庆作协会员。)
………………………………………
来世
冯妮娜
常说,老人冬日难过
有的人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却截止在清明
我是幸运儿
祖母又熬过了一个冬天
她的手愈发清瘦
她的眉眼愈发模糊
她的关心愈发浓烈
太阳底下的你光彩熠熠,常常
小手拉大手,常常大手裹小手
只一句:多吃点,也不知道我的时日……
止不住的泪水,肆意
泛滥。来世是什么?
那时的天和地,都成为一种映衬
定格永恒
(冯妮娜:笔名马二水,武隆区第三届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
迁徙
王佳雯
似乎是一种本能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寻找灵魂深处那点依恋
我们最初的方向
不过是阳光和自由
夹带的敞亮
也不知道迁徙到何方
是春的模样
夏的热烈
还是秋的悲凉
灵魂滚落的地方
罪始滥觴
渐成深广
潮汐引渡着方向
生刍一束
献给远方
(王佳雯:笔名岗兰。重庆市涪陵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过文学作品。)
………………………………………
月下的门终究是虚无
冯茜
不过一个手势罢了
你还在沉吟推,还是敲
一只鸟就从你的白发之间
飞了过去
自你的故山秋而来
那只鸟,在你高卧的巢中
放下了所有词汇
包括你未曾悟透的禅
枯,还是荣
不过一念起而万念落罢了
都抵不过月下的门
那种虚无
与寥廓,为此你终究是远行者
竹杖与芒鞋,哪一个
更能承载你的苦吟
不如举起杯来
趁月色未消,葡萄已熟
把最后两句藏于胸口的诗
吐出来,和你的苦吟一起
让整个盛夏都带着
明晃晃的剧痛
(冯茜:重庆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作家》《红岩》《星星》等刊。出版文集《弄花香满衣》、散文集《掬水月在手》。)
………………………………………
看清的过程
乔安
看外界了解外界,看自己
了解自己
自己
竟是一切沟壑
我要善待那个在明处的我
乔安:重庆作协会员,出版长篇小说《流浪天空的一汪深潭》,作品见中国作家网、重庆作家网等。
………………………………………
仙人球从花盆爬出来
田令
带刺的仙人球,在起风的夜里
借助风吹窗帘的力量
终于爬了出来。我看见他满身的刺
鲜血淋漓。昨夜一声呐喊,如同
长空一声惊雷,终于把全身的愤怒
全刺了出来
一个爬出地面的仙人球,在此之前
有着怎样的挣扎,又在巨大的煎熬中
忍耐着什么。现在它爬出来了
它刺穿了自己的身体,揭露了什么
或许苦难太长,或许到了该爆发的时候
这样一个仙人球
它爬出来了,在起风的夜里
用生命刺开了世界
(田令:笔名野风,土家族,重庆秀山人。喜爱诗歌创作,曾在国内多家诗歌文学刊物及网站发表作品。)
………………………………………
良宵引
杨不寒
黄昏尽头,九月像放下了执念的人
风拍了拍树木萧条的肩膀
树叶在虚化。所有不甘的心在凋落
而我们,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赏月了
时光在倒退,一直退回童年的篱院
桂花飘香,家人们围坐在一起
星空深处的脸庞也在倒退
退回屋檐下,一只灯泡阴暗的背面
宿命之声始于飞蛾的扑打。太多年过去
我们终于可以指认月亮的轨迹了
但来路仍在虚化。古老的权杖敲击秋夜
月光白白翻译着我们的心情
(杨不寒:原名杨雅,重庆奉节人,现为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重庆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满江红》。)
………………………………………
李花雪语
王朝清
冬天转身撞开春天
来不及落地的雪
停在李树枝头微微呼吸
等待一场轰轰烈烈的注定
三月的照耀和雪白的发酵
滋生出冰冻三尺的暗香
千丝万缕的角色华美嬗变
不逊梅的白
不输白的纯
调合成大巴山的静寂
浪漫,朴素或参差
一树树的沉或默
爆发出一只只翩飞的蝴蝶
蜜蜂踩断一枝花香
悄悄扎了一下我的心房
殷红的血泛起涟漪
如同微风吹软你的腰肢
溪水也能听见
你们彼此的缠绵悱恻
不在孤独中升华
就不活在任何人的眼中
不在自己的梦里
就敞开睡衣嫁给春天
把体香与冲动的视觉
迷住鼻尖与瞳孔
尘世间最淳朴的雪白
是舍去短暂的爱与生命
书写一枝
对酸与甜的渴和望
(王朝清:重庆作协会员,忠县作协副主席,先后在《光明日报》《重庆日报》等报刊网站发表散文、诗歌两百余篇(首)。)
………………………………………
深夜醒来
唐道伏
深夜醒来,闭着眼
绵延的意识把夜晚越掏越空
对于没有章法的时空
书房是不错的去处
那里排列着尚未涉足的壮阔旅程
而隔壁房间有手机在播放什么
滔滔语音展开了一个世界
显然,是留宿的岳父比我更早
被浑然的夜晚析出
阅读或收听,我们在思虑中远行
可是,可是所有的收获
既像陪伴之物,更像在填充
因醒来而产生的漏洞
(唐道伏:笔名燃烟自敬,重庆市作协散文专委会委员。作品在《文学港》《重庆日报》等报刊发表。)
………………………………………
江城梅花引岁末山思
于宗涛
空山又近月黄昏,不留痕,怕留痕。
林下无言,对影月温存。
终是余生常聚散,晨相伴、暮相依、谁与闻。
与闻,与闻,总断魂。
别一分,离一分。
此去此去,百里路、何惧烟尘。
零落花红,细数叹年轮。
四十鬓华秋已渐,风也瘦,雨初晴、小夜门。
(于宗涛: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重庆诗词学会直属诗社社长,重庆渝北区作家协会会员,《渝水兰庭诗刊》主编。)
编辑:罗雨欣
责编:陈泰湧
审核: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