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上的遗憾5位中国科学家曾与诺贝尔奖

(年颁发给爱德华·维克多·阿普尔顿爵士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章。图源

Wikipedia)

诺贝尔奖公布时间又快到了,说起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就不得不提到屠呦呦。

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填补了中国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多项科学研究非常接近诺贝尔奖,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撰稿

云杉

编辑

白杨/乔木

赵忠尧:因他人失误丢掉诺贝尔奖

(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赵忠尧。图源

百度百科)

年,物理学家赵忠尧第一次发现了正电子的存在,这引起物理学界的重视。他的同学安德森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年,在赵中尧的启示下,安德森观察到了正电子的轨迹。

赵忠尧的发现意义是伟大的,研究结果是正确的,但是有些人在重复赵忠尧的实验时,并未得出与赵忠尧相同的实验结果。这就让部分科学家对赵忠尧研究成果产生了怀疑。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对发现正电子这项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评奖揭晓时,获奖名单中竟没有在年首先发现正电子存在的赵忠尧的名字,只有年观测到正电子轨迹的安德森。

半个世纪过去了,经过多位科学家认真仔细的调查研究,赵忠尧在这项研究中的首创和独到的贡献终于得到了证实。

王淦昌:三次错过诺贝尔奖

(中国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图源

百度百科)

年,王淦昌在德国柏林大学留学期间,提出探测粒子的设想,但他的老师认为目前的研究已经很完美,不愿再深入探讨。

一年后,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按照王淦昌的思路发现了中子,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王淦昌的老师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还专门向他致歉。

年,王淦昌从柏林毕业,回到了中国。年,王淦昌提出了探测中微子的设想,但碍于当时中国的科研条件有限,因此他只好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设想的论文。

年,美国科学家莱因斯和柯万利用他的方法,确定了中微子的存在,并获得了年的诺贝尔奖。王淦昌第二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年,王淦昌前往苏联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期间他发现了超子的反粒子。这一发现让全世界震惊,本以为终于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但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苏联将技术协议摧毁,导致王淦昌第三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人工合成胰岛素团队:方法缺乏创新

(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动物试验获得成功。图源

网络)

年,中国科学院在王应睐、曹天钦、邹承鲁、钮经义、沈昭文等科学家的带领下,提出了“用人工方法合成蛋白质”的宏伟目标。

经过6年零9个月的艰苦努力,年,中国科学家终于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这项成果意义重大,突破了一般有机化合物领域到信息量集中的生物大分子领域之间的界限,在人类认识生命现象的漫长过程中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它甚至被认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

遗憾的是,这项成果最终并未获诺贝尔奖。根据北京大学化学系研究组组长张滂教授的说法,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使用的都是已知的、没有创新的方法,而诺贝尔奖需要完全创新的成果才行,所以也就无缘诺贝尔奖了。

吴有训:因回国错失获奖时机

(年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包括吴有训以其散射图为背景的纪念邮票。图源

Sciencenet)

20世纪20年代初,吴有训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之后,他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教授一起对康普顿效应进行系统研究。

康普顿效应在提出之初,并没有获得物理学界的广泛承认。根据中国物理学家冯端的说法,不被认可的原因是这种效应与经典理论有着很大的冲突,且康普顿获得的实验证据还不充分。

吴有训当时恰好跟随康普顿进行研究工作,亲身参与了发现和确立康普顿效应的大量实验工作,还以“康普顿效应”为题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之后,他毅然回国。两年后,因“康普顿效应”的成就,康普顿获得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吴有训实验得到的石墨散射谱被收录进康普顿的著作中,作为了实验的重要证据。

有苏联学者提出,这种效应应该称为“康普顿—吴效应”,国内也有学者赞成这种命名,但吴有训本人十分谦虚,不赞成使用这种名称。因为他认为,他只是康普顿教授的学生而已。

程开甲:被忽视的重大发现

(程开甲在打字机上撰写论文。图源

新华社)

程开甲是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他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青年时的程开甲一度很接近诺贝尔奖。

年,年仅26岁的程开甲完成了论文“弱相互作用需要个质子质量的介子”,该论文提出了一种新介子的存在,并计算给出了新介子的质量为个质子质量。

导师王淦昌十分支持程开甲的观点,并将论文推荐给当时在湄潭访问的李约瑟博士。李约瑟在对文稿进行修改和润色之后便转交给了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

然而,狄拉克后来回信说:“目前基本粒子太多了,不需要更多的新粒子,更不需要重介子。”于是,这篇文章一直未能发表。后来,一位国外科学家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并因此获得了年诺贝尔奖,而他测得的新粒子质量与程开甲当年的计算值基本一致。就这样,程开甲遗憾地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参考资料

[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