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本土诺奖科学家屠呦呦一生只做一件

白癜风遗传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03/5739739.html
这几天,关于屠呦呦事迹编入教材的话题引起了国人的热议,几乎刷屏了各大媒体网站。中国首位本土诺贝尔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研究“青蒿素”的事迹已被统编三科教材选入,今年新学期使用的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已将屠呦呦年获奖感言及同年发表的论文改编成课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以及初中历史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均对屠呦呦科研团队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介绍。屠呦呦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宝贵财富,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科学工作者的奋斗热情,为中国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光荣与梦想的背后是屠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对初心的坚守,对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通过屠老师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她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一生只做一件事”这句话,始终坚守在中药研究的第一线。屠老师是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一辈科学家,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的名字来源于《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句中有“蒿”,从出生之日起便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刻苦努力,屠老师年,考入北京大学学系;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毕业后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年,通过刻苦努力,她在对半边莲、银柴胡等中药材的生药学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年起,屠呦呦开始研究疟疾,系统地收集医籍、民间药方等两千余份,开始着手研究、实验,历经多次失败,但是她们没有放弃,而是利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方法,终于在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屠呦呦团队不断地进行实验研究,提高疗效。年,屠呦呦团队获奖万元;年12月7日,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在过去我国也获得过诺贝尔奖,比如李政道、杨振宁和莫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科技的不断进步,一定会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推动科技发展。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常说的那句话,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一生只做好一件事,那么中国13亿人团结起来,就能形成巨大的科技推动力。屠呦呦的事迹再次告诉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只要我们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刻苦专研一件事,最后一定能够收获鲜花和掌声。屠呦呦事迹,之所以能够入选教材,是因为她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其蕴含爱国、创新、奉献、育人的高尚品格汇聚成科学家精神,鼓励青少年坚守如一,敢于创新、爱国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