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5/8593538.html
直到现在,屠呦呦教授都还不是中国两院的院士。她没有留洋背景,不是博士,发表的论文数量也不够。
然而,英国某大媒体发起的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中,屠呦呦是与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并列的巨人。她入选的理由是:“如果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伟大程度,那么屠呦呦无疑是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其实,早在年9月12日,81岁的屠呦呦就已经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如果不是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也许就算是在中国,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她。
真正的坚韧,应该是哭的时候要彻底,笑的时候要开怀,说的时候要淋漓尽致,做的时候不要犹豫。——屠呦呦
屠呦呦,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成为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
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汇集编写了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集。
然而,她一直没有找到一种治疗疟疾%有效的药物。科研的道路似乎注定是艰难而坎坷的。
屠呦呦没有气馁。在就读于宁波中学时,班主任徐季子老师曾给这位当时并不起眼的女学生写下这样的评语:“不要只贪念生活的宁静,应该有面对暴风雨的勇气。”
在艰苦的探索中,面对“暴风雨”时,她常用唐代王之涣的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自勉和激励自己。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正是这句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新的研究思路。她从中得到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创建的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青蒿素发现的关键性突破;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屠呦呦团队最终于年发现了青蒿素。
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后,屠呦呦率先提取得到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并终于从青蒿叶子中成功提取青蒿素,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
随后,她又开展“醚中干”、青蒿素单体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治疗疟疾的临床有效性;并与合作单位共同确定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为其衍生物开发提供了条件。她和她的团队按国家药品新规,将青蒿素开发为我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第一个新药。
诺贝尔奖评委说:屠呦呦的发现对人类的贡献不可估量。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弗斯伯格称,“每年约5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多数为儿童……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引起对抗疟新药品的研制和发展,该药品已挽救上百万人性命,将过去15年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
根据WHO《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青蒿素等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大约万名儿童的生命。
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屠呦呦
屠呦呦长期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等重要荣誉。
屠呦呦目前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还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面对荣誉,屠呦呦格外低调而谦虚。
她认为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她认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
屠呦呦一直坚持科学要实事求是。她坦言,目前青蒿素抗疟的疗效比较客观,但青蒿素抗疟的药物深层机理还要继续研究。
“只有掌握青蒿素的抗疟机理,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药效,更合理地应用这种药。”屠呦呦说,“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有位院士,但是中国只有一个屠呦呦。
我是笑谈古和今,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