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进而武力占领了东北三省。与日本人有着家仇国恨的“小六子”,带着几十万东北军出走东北,将东北大好河山拱手让于倭寇,手无寸铁的东北人民,在日军铁蹄的蹂躏下,沦为了亡国奴。一首《九一八》,道出了多少东北人民的心酸。英雄崛起于微末,以杨靖宇将军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活跃于白山黑水之间,捍卫着华夏最后的尊严。
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年的冬天异常寒冷,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坚持抗战了8年之久。
8年来,日军将东北变成了全面侵华的跳板,东北也成为了他们培养“顺民”,对外宣扬“大东亚共荣圈”美好未来的模板。局势越来越差,抗战也越来越艰辛,刀口舔血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年2月,杨靖宇率领警卫旅转战于吉林濛江一带。抗日联军长期对于日军的打击,杨靖宇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心腹大患。在日本人的重金悬赏下,曾是杨靖宇得力助手的程斌,率领“程斌挺进队”将杨靖宇一行逼入了三道崴子一带。
后排左起第二人为程斌
越亲近的人,就越能伤害自己,因为他们知道刀子往哪捅。对抗日联军非常了解的程斌,带着自己的乌合之众,将抗日联军的70多个物资补给线全部摧毁,终于将杨靖宇逼上了绝路。
在东北漫长的冬天,一旦没有补给,严寒就是抗日联军最大的敌人!杨靖宇无奈之下,带着手下躲进了山里。
更多在危机接踵而至,身为警卫排长的张秀峰,眼见杨靖宇已经被逼上绝路,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带着抗日联队的块大洋投靠了敌人,又返回杨靖宇身边,似乎拉拢剩下的警卫排战士叛变。在他高官厚禄的许诺之下,杨靖宇身边只剩下几个人。
张秀峰从15岁就跟着杨靖宇参加抗日运动,可以说是杨靖宇一手培养出来的得力助手,在关键时刻,他变节了,让杨靖宇面临的困境更加糟糕。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杨将军带着剩下的兄弟拼死突围,逃到山上。此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
在山上,杨靖宇碰见了几位村民,其中一个叫做“赵廷喜”的人,早已经投降了日本人,做了伪排长。这一次,他乔装成村民,目的正是前来搜捕杨靖宇。
杨靖宇请求这几位村民能帮自己带点食物过来充饥,还将自己身上的全部钱财交给了他们。赵廷喜劝说杨靖宇下山投降,被杨靖宇一口回绝。
赵廷喜转头就将杨靖宇的藏身之地报告给了起来的日伪军警,这批人立即赶往杨靖宇的藏身之处,想要活捉杨靖宇。
由日本军人与汉奸走狗组成的搜捕队,很快就将杨靖宇等人团团围住。为了活捉杨靖宇,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威逼利诱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毫无效果。
如果能活捉杨靖宇,东北地区的唯一抵抗力量将迎来灭顶之灾,从此后,东北将彻底成为日本人的天下,这对于中国人的抗日热情来说,是严重打击。
大义凛然的杨靖宇不为所动,痛叱汉奸走狗的无耻行径,痛斥倭寇占我江山,辱我国民,亡我种族。说到动情处,他举起双臂高呼:日本必亡!中国人民万岁!
日本人最终失去了耐性,发出了杀害杨靖宇的命令。
一个中国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叫张奚若,与程斌一起背叛了杨靖宇,被抗日联队狠狠教训了一顿,身负重伤,听说日本人正在围捕杨靖宇,也跟着赶了来。
张奚若对着杨靖宇扣动扳机,炽热的子弹射进了杨靖宇等人的胸膛,夺走了这些抗日英雄的性命。真是天地同悲,日月昏暗,一代英雄,命丧汉奸走狗之手。
后来,为了邀功请赏,王佐华和张奚若将杨靖宇的遗体抬到铡刀上,由白万仁将杨将军的头颅铡了下来。日本人将杨靖宇的头颅带往“新京”(长春市)。
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是围捕杨靖宇的总指挥,虽然杨靖宇已经离世,但有一点他始终想不明白,那就是杨靖宇在弹尽粮绝之下,被围困了这么久,为何还能如何生龙活虎?
杨靖宇的头颅被铡下后,岸谷隆一郎抽出指挥刀,剖开了杨靖宇的胃,除了一些不明之物外,他没有发现一粒粮食。他找人对那些不明之物进行化验后发现,杨靖宇靠着吃草根和棉絮,硬是在冰天雪地里,坚持了几个昼夜,最后壮烈牺牲。
杨靖宇如钢铁战士般刚毅的精神,让这位恶贯满盈的日本人也
不禁肃然起敬,称他是“大大的英雄”。最终,日本人厚葬了这位让他们心胆俱丧的对手。
英雄的身后事充满坎坷
杨靖宇牺牲的消息很快传开,这消息让人哀伤,却也激起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的决心,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学习杨靖宇不怕牺牲,争取全民族抗战早日胜利的号召。
将军来时鬼神俱,将军走时雪满坡。杨靖宇牺牲后,全国人民在英勇抗日的同时,也开始料理将军的身后之事。两件事尤为重要:为将军复仇,寻找将军后人。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年,日本战败前夕,下令杀害杨靖宇将军的岸谷隆一郎,使用氰化钾毒死全家人之后自杀。
出卖将军的叛徒程斌,眼见日本人大势已去,再次叛变日本人,杀害了几名日军俘虏后混入华北野战军,还当上了指挥员。苍天饶过谁,年,他在街上遇见一位同他一样是叛徒的东北联军抗日干部时,彼此揭发,最终双双被抓,在肃反年代被枪毙。
将杨靖宇藏身之处透露给日军的赵廷喜,在年被白山市靖宇县人民政府枪毙。
剩下两名叛徒,由于他们打死不承认参与残骸杨靖宇的事情,最后居然逃过了制裁。张奚若仅仅坐了两年牢,张秀峰未受到任何惩罚,还得到了善终。
寻找英雄家人
杨靖宇牺牲时,年仅35岁。人们对这位英雄的资料知之甚少,关于他家人,也始终没有消息。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杨靖宇,人民政府决定在哈尔滨建立东北烈士纪念馆,纪念的主要人物,当然就是杨靖宇。为此,黑龙江省委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组,由省委常委陈雷牵头,踏上了寻找杨靖宇家人的路途。
陈雷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终于在一张泛黄的履历表上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原来,杨靖宇本名叫做马尚德,年,出于战争需要,改名为杨靖宇。
这点蛛丝马迹,根本不足以找到杨靖宇的家人,寻找英雄家人的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第二年,杨靖宇昔日战友杨易辰,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忆模范共产党员杨靖宇同志》的文章,文章提到,杨靖宇是河南人,他还有一儿一女。
调查组成员立即赶赴河南,寻找杨靖宇的家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调查组终于在河南找到了杨将军的家人。
一门忠烈
年2月的一天,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确山县李湾村的一个贫苦人家。杨靖宇的父亲,在他五岁时,罹患眼疾,不幸离世,杨靖宇的母亲张君将杨靖宇抚养成人。
张君是一位典型的淳朴农民,她不仅含辛茹苦将杨靖宇带大,还时常拿出自家的口粮来接济河南地区由于军阀混战产生的难民。
张老人家将杨靖宇送进学堂,让他学习文化知识,后来,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立纺染工业学校就读。在学校里,杨靖宇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并加入了共产党,从此立下了为国为民的志向。
成家后,杨靖宇的妻子郭莲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马从云。此时的杨靖宇,已经是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常年不在家,与家人聚少离多。儿子出生时,杨靖宇还在战斗,没能见证儿子的出生。
为了培养一批干部,我党派杨靖宇等人前往苏联学习军事技术,临出发前,杨靖宇潜回家中,才知道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女儿,杨靖宇为她取名为马躲。
杨靖宇希望,自己这代人的付出,能让后人们不会再像自己一样在自己国家东躲西藏。
杨靖宇走后,郭莲承担起了照顾两个孩子和婆婆的责任。她从没有过一句怨言。
临别之际,杨靖宇给母子三人留下了自己的一张照片,然后趁着天色未明,踏上了前往苏联的路途。这张照片,成为了日后找到杨靖宇家人的关键信物。
杨靖定到了东北后,本来是计划经抚顺前往海参崴,再由此前往苏联。在抚顺短暂停留期间,杨靖宇成为了抚顺党组织的骨干成员,领导了抚顺工人大罢工运动。
正在东北从事党的秘密活动的中央委员刘少奇征得杨靖宇同意下,向中央申请让杨靖宇留在东北工作。
从此后,杨靖宇留在了东北,带领着东北抗日联队,最先掀起了抗击日本人入侵的抵抗运动,直到牺牲于此。
儿子并不知道父亲是抗日英雄
杨靖宇离家不久,母亲离开了人世,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他们都未将杨靖宇的照片丢失。
马从云看着照片中的父亲长大,听母亲说父亲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干一件世上最伟大的事情,终有一天会回来与他们团聚。马从云却再也没有等到父亲的归来。
年,将军的妻子郭莲因为过度劳累离开了人世,马从云与马躲被送到亲戚家生活。他们心中,早已经灭掉了父亲会回来的念头。
当寻找杨靖宇家人的调查组成员来到马家门口时,马家人还不明所以。
马从云的妻子和儿子
直到调查组拿出杨靖宇的照片,与他们珍藏了二十多年的照片作了比对,马从云这才相信,自己的父亲,是最有名的抗日英雄,只是,他再也不能回家了。
二十多年眼巴巴盼望父亲归来,父亲却始终没有消息,这个热切的希望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像火一样熄灭。他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却得知,自己的父亲是一位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他的牺牲,让无数个家庭团聚在一起。
万般滋味涌上心头,马从云变得泪流满面。
当调查组成员向他详细述说杨将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峥嵘岁月,谈到他亲手杀掉的鬼子多得不计其数,这让出生于日寇猖獗时代的马从云无比不动容,父亲的形象也在内心具体形象起来。
瞻仰父亲
年,东北烈士纪念馆落成。马从云带着家人前往东北,出席开馆仪式。他来到了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时仿佛到处都是父亲的身影。安宁的东北天地,终于能安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出席了开馆仪式。马从云终于见到了父亲的遗首,他再次跪倒在父亲面前,痛哭了起来。
从东北回来后,地方政府考虑到马从云是烈士家属,打算给予他们特殊照顾,安排他们到铁路部门工作。马从云拒绝了这个善意的安排,选择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我们是烈士家属,更应该自力更生,不能辜负了他的名声。
马从云后来在工作岗位上因公殉职,年仅37岁。马从云与妻子方秀云的5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在方秀云的辛苦拉扯下长大,后来都有了工作。
他的次子马继志光荣入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荣获过部队三等功,转业后成了一名火车司机。
三子马继民也在部队中服役了三年,退伍后做过铁路职工,又受邀担任了靖宇县县长助理。他并没有要过一分工资,因为他觉得能为以父亲命名的地方服务是他的光荣,不能再要工资。
值此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之际,遥想当年华夏曾遭遇过的苦难,总让人义愤填膺。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像杨靖宇将军这样顶天立地的人,奋勇杀敌,不畏牺牲,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只要杨靖宇将军的精神不灭,华夏民族就不会亡!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