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最初国内得知屠呦呦获奖时,是有争

轻度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21/9346301.html

因为电视剧《功勋》,最近听了不少科学家的故事,也了解了不少科学家的生平,深有感触。

那个年代的科学家真的是太难了,所有的事情都是从头开始。

为了推算原子弹方程式,邓稼先带着十几个人的团队,三班倒,没日没夜地算,再将算出来的结果和他早年听苏联专家讲课的笔记核对,但一直有一个关键数据对不上。

直到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从苏联回国,经过反复认证,最终发现是苏联的资料有误。

而这一年时间,邓稼先他们已经重复算了九遍。

那个年代,保密制度太严格了。

年,于敏曾经给邓稼先打过一个电话,内容是这样的:“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的人手不够。”

邓稼先说:“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这段话听起来有点莫名其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这是于敏在用“暗语”给邓稼先报喜:“我们发现了有效氢弹构型,但这个构型还得再研究研究,需要人手。”

那个年代,科学家们不仅默默无闻,可能还要承受争议。

为了新中国,为了中国的核弹事业,邓稼先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在他生前时,他的功绩鲜为人知;

在电视剧《功勋》的第七个单元《屠呦呦的礼物》里,网友们终于了解到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详细过程,了解到屠呦呦为了青蒿素,牺牲家庭,付出身体健康,承受挫折和煎熬,为世界治疗疟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在获得诺贝尔奖前,屠呦呦被戏称是“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经历、无院士头衔),她默默无闻四十余年,一直走在专注研发青蒿素的道路上。

最初国内得知屠呦呦获奖时,是有争议和质疑的。

年,屠呦呦获得有着诺贝尔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但是,这个荣誉,却在当时国内的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争议。

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呢?

国内有学者认为,拉斯克奖评委会不了解中国的国情,“青蒿素”是“项目组”集体科研得出的结果,虽然是屠呦呦发现的,“但不能把团队的成果归于一个人”,“把奖颁给她一个人,对项目的其他参与者不公平”……

那么,屠呦呦到底有没有资格领这个奖呢?

看过《屠呦呦的礼物》的观众都知道,年,屠呦呦接受“项目”并成为北京中药研究所项目组组长。

年10月4日,屠呦呦小组采用34.6摄氏度的乙醚提取出了对疟原虫的抵制率%的“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

年6~8月期间,为了能尽快开展临床试验,在当年对“青蒿乙醚提取物对狗的毒性试验结果”尚存在一定争议的同时,屠呦呦及同事先后以不同剂量分作两批进行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部分的自体试服,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年3月8日,屠呦呦作为北京中药所的代表,在“全国办公室”主持的南京“中医中药专业组”会议上,报告了青蒿乙醚中性粗提物的鼠疟、猴疟抑制率达%的结果,引起全体与会者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