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周迅仅用一场戏的3句台词,就诠释

文/叶秋臣

《功勋》真的太好看了,强烈推荐。

豆瓣9.1,全民讨论,已经说明了这部剧的口碑和热度。

最近周迅主演的《屠呦呦的礼物》单元刚刚播毕,叶秋臣就迫不及待敲起键盘,想要写些文字来说点什么。

屠呦呦的伟大,相信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懂得这个分量。

她对这个世界的贡献,是拯救了人们最珍视的生命。

因为青蒿素的发现,身患疟疾的病人有了一线生机,她在与病魔战斗,在与疟原虫进行时间赛跑。

就像她说的,每20秒就有一个人因疟疾而离开。

他们要做的,就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点开《屠呦呦的礼物》第一集,你就会被这个故事瞬间吸引。

周迅的演绎非常到位,从片头她作为饰演者与屠呦呦本人交错走来,就让观众产生了神似的感觉。

无关身材样貌或是发型,周迅就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让你相信她就是屠呦呦,她有能力去演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看这个单元第一集的时候,叶秋臣就萌生了许多感触。

周迅饰演的屠呦呦,仅仅在一场戏里用3句台词,就直接奠定了这个人物的基调,完成了人物塑造。

1.我不紧张,我就是不想坐

屠呦呦,是个非常特别的存在。

她不会阿谀奉承,不会说话拐弯,也不会为人油滑。

她靠的就是自己过硬的技术和能力,以及对科研工作的敬畏和热爱。

在首次出场时,面对领导的“别紧张,坐下说”,屠呦呦就没有说出任何带有客气成分的回复。

为什么选了这句话?

这是本单元里除了走路不看人之外,第一次她的直爽表达。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屠呦呦的性格,她是绝对不会因为任何职级上的高低,而产生改变自己想法的情况。

领导:不能换路线。

回复:好嘞没问题!

那绝对不是屠呦呦。

如果她乖乖坐下,那么后续要放弃常山碱改走其他路线时,屠呦呦就不会那么决绝,也不会因此发现了青蒿素对疟疾的作用。

2.我没有发表意见,我是补充他忘记的

领导在陈述疟疾任务的时候,忘记了最后一种疟原虫的名字。

屠呦呦立刻接上,并且补充了更多的信息。

旁边的上级忙着给她打圆场,也提供了台阶下,他说“等领导说完话,再发表意见”。

如果是普通人,可能踩着台阶就走下去了。

但屠呦呦并没有,她说自己“没有发表意见”,以及这是在“补充他忘记的”。

完全没有考虑过任何领导会尴尬,会没面子的问题。

她考虑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信息共享,同时增加沟通的效率。

为什么选这句话?

因为如果没有这种人物基调扛住,屠呦呦在面对领导坚持常山碱方向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坚持青蒿素的研究,而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

若是换个人,可能就是委婉表达常山碱不是最佳路线,再将其他配方的话题引入。

取而代之的,是附和。

3.常山的有效成分是常山碱

这句台词的意义,不在其本身的意思。

一开始,领导们只是从简历上认识屠呦呦。

名字特别,在当时各种春啊国啊里,呦呦极少见(暗示家庭背景的文化程度)。

接着就是学历,北医药学系毕业,说明了她爱学习,且学习能力很强。

但是,这些都没有成为最终令领导放心的点,直到屠呦呦说出了常山碱的毒副作用。

看领导的反应,这应该不是常用知识,也许比较偏门,一般人不知道。

但屠呦呦张口就来,这与她平日里喜欢看书学习的习惯分不开关系。

吃饭的时候,要丈夫提醒才肯放下书;经常去图书馆找文献,她可能比图书馆管理员都要更熟悉这个地方;曾经上课时抄写的古诗,她也能脱口而出流畅背诵。

就像绕过面前没有看到的水泥一样,屠呦呦有她厉害的第六感。

这让她绕过了常山碱的误区,找到了青蒿素这个正确的方向。

屠呦呦的故事,其实令叶秋臣非常触动。

有自己的坚持,成就伟大。

真正的伟大,不需要那些油滑的为人处世。

也不需要在意旁人对自己特立独行的评价。

只需要在认定的路上,怀着坚持不懈的信念,一直走下去。

在她拿下诺贝尔医学奖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是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屠呦呦,就这样在默默无闻中,拿下了中国第一位获得这个奖项的人。

但屠呦呦真的是默默无闻吗?

她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和天地里,一直都是大放异彩。

周迅仅仅用一场戏的3句台词,就完成了屠呦呦的人物塑造,和她追求并坚持的信仰。

为什么《功勋》拍得好?

是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了价值最大化的内容呈现。

这就是我的答案。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

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功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