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
作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大敌人,小小的蚊子不仅吸血,还会传播多种疾病,每年可造成全球75万人死亡。
其中,在这些众多疾病中,就有一种曾每年困扰万中国人的疾病----疟疾。
要知道,古书记载的中国南方存在“瘴毒遍地”,其中瘴毒中最主要的是疟疾,即便到了近代时期,当时全国有疟疾流行的区县就达到个,大约占据县数的80%。
而当时每年大约有万新增感染病例,死亡将近30万人。
随着科研人员以及疾控中心的研究与控制,我国目前已经没怎么出现疟疾的本土病例。
甚至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还宣布中国成为全球少数40个无疟疾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并获取世卫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从万到0,中国究竟如何完成这一壮举?
疟疾是一种寄生虫病,多数都是人体被疟原虫感染后的表现,而疟原虫又是依靠蚊虫叮咬而带来的。
因此,根据其病因,中国相关科研人员便采取这些措施:
第一,开展全国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减少蚊虫滋生与繁殖
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国家陆续开展各项爱国运动,宣传讲卫生、爱干净的卫生理念,逐渐提高国家的卫生环境水平,减少蚊虫生存空间。
第二,针对疟疾的预防药物大投入,持续控制不滑坡
早在年,我国就启动了“项目”,通过全国性的研究计划,直到年发现了青蒿素,不仅解除了大量患者的痛苦,同时还会减少疟疾根源性原虫。
也正因青蒿素的发现,其青蒿素联合疗法,至今为止依然是最有效的抗疟药物,而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也因这一项重大发现,荣获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第三,多部门开展联合机制重点抗疟,实施精准防控
若一旦出现疟疾病例,相关部门开展“1-3-7”策略,发现病例后1日内进行疟疾病例的网络直报,3日内进行病例符合以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天内进行疫点调查以及处置。
通过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及考核体系,中国疟疾发病率也逐渐进入到低水平,从控制阶段逐走向消除阶段,最终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无疟疾认证。
青蒿素,被发现还具有抗癌?
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专门针对青蒿素的研究团队,一向致力于青蒿素本身抗肿瘤的研究。
而在青蒿素是否能抗癌的这一问题上,有很多专家和教授都有不同的意见,但在临床研究来看,青蒿素治疗疟疾和肿瘤的原理其实非常一致,都是作用于细胞。
而之所以目前对青蒿素抗癌的研究如此执着,是因为现如今临床多采用化疗手段来对抗癌细胞。
不过这种办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杀死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患者免疫机能、产生各种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骨髓抑制,所以这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治疗办法。
而关于青蒿素的研究之处,青蒿素自身的毒性非常低。
在有效对抗体内癌细胞的同时,并不会对患者产生过度的影响,甚至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自身的生存空间、也能保证患者生存质量,这远要比化疗、放疗等手段有治疗优势。
目前,临床已经研发出了几种起源于青蒿素的复合药物,药效远高于化疗药物。
不过,现如今这些药物都缺乏临床实验,它们仍然处于实验阶段,并且是否能够作为正规药物上市、投入使用,还是要以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核、临床实验结果为主。
作为一种曾经威胁国民的传染性疾病,中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将最初的万感染者降至为0。
这种了不起的壮举,让鼓舞着我们在对抗疾病的道路上,更有信心,更有经验。
黑暗只是一时,光明终究会到来。
参考文献:
张丽,丰俊,夏志贵,周水森.年全国疟疾疫情特征分析及消除工作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38(02):-.
丰俊,周水森.从控制走向消除:我国疟疾防控的历史回顾[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37(05):-.
曹俊,周水森,周华云,余新炳,汤林华,高琪.中国疟疾从控制走向消除——消除阶段的目标策略和措施[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