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验为非洲国家抗击疟疾提供创新策略和

刘军连预约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n402uzf/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陈晨郝王乐王丰)4月25日为“世界防治疟疾日”。长期以来,中国加强与全球疟疾流行最严重的非洲地区间的公共卫生合作,密切进行技术支持和经验交流,帮助非洲国家加快实现抗疟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年11月发布的《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年全球共有2.47亿疟疾新增病例和61.9万例死亡病例,而95%的疟疾病例和96%的疟疾死亡发生在非洲。疟疾已成为阻碍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全球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多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疟疾也曾一度在中国肆虐流行,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约万疟疾病例到年以来零病例,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疟疾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中国彻底消灭疟疾,成为全世界第40个消灭疟疾的国家。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简称圣普)首都圣多美郊区,中国援圣普抗疟专家组开展全民服药项目(年7月24日摄)。新华社发(中国援圣普抗疟专家组供图)中国在抗击疟疾、为实现“无疟世界”目标方面持续贡献中国经验。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研团队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了青蒿素。时至今日,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法,在过去的20多年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此外,中国探索总结出的“1-3-7”工作规范(即1日内完成病例报告,3日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日内完成对疫点调查和处置)也被正式写入世卫组织技术文件向全球推广应用,助力全球消除疟疾的努力。年4月,在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与坦桑尼亚相关部门启动了“中英坦疟疾防控试点项目”,这是中国首次在非洲大陆地区建立的疟疾防控试点,开启了中国援助非洲防控疟疾的新篇章。年,为进一步验证和推广试点项目成果,双方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国际同行的支持下,又联合实施了中坦疟疾防控合作示范项目。该项目已于3月完成外部评估。坦桑尼亚卫生部国家卫生项目主任凯特琳·约阿希姆在项目评估会上指出,坦桑尼亚有幸成为首个中国抗疟经验试点的非洲国家,试点和示范项目成功经验及实践将为更多非洲国家抗击疟疾提供创新策略和路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中方人员分享中国社区疟疾防控经验;招募当地社区卫生工作者,为当地培养疟疾防控队伍,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适宜坦桑尼亚中、高度疟疾流行区的有效干预模式。“中国积累的疟疾防控经验、技术和产品为非洲国家攻克疟疾难题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王多全说。经过试点和示范项目实施,坦桑尼亚干预地区疟疾流行率已从超过30%下降到3%左右,该策略目前在赞比亚、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和地区得以扩大和推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团队长期致力于研发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复方药。自年起,该团队成员宋健平带领的中国抗疟团队在科摩罗开展“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为当地带去中国防治方案。年4月18日,在科摩罗大科摩罗岛,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宋健平(中)与当地抗疟项目工作人员开会讨论下一步抗疟工作安排。新华社记者吕帅摄他们通过全民同期服用青蒿素复方,消灭体内疟原虫,达到阻断传播目的。到年,科摩罗实现了疟疾零死亡,发病人数下降98%,短期内实现了从高疟疾流行区向低疟疾流行区的转变。目前,中国援建的中科疟疾防治中心和莫埃利岛抗疟分中心均运行良好,并已在当地培训余名掌握疟疾防治知识的卫生医疗人员。中科合作抗疟经验也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肯尼亚、多哥和冈比亚等多国推广实施。“中国在抗疟中提出灭源控疟的策略和方案,正体现了中医的治病求本、整体观和辩证观。”宋健平说,“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疟疾的消除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尤其是在流动人口、流动人群非常密集的情况下,如何加快传染源的消除,这是一个新的挑战。目前,团队正积极推进青蒿品种改良和青蒿素扩大应用方面的研究,以达到更佳的抗疟效果。”据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介绍,中方计划未来10年在10个非洲国家和地区,有步骤地实施合作项目,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援非的成功模式,与国际社会和项目国家共同推进非洲地区疟疾控制和消除进程。(参与记者:王君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