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青蒿 >> 青蒿种类 >> 一日一药淡豆豉

一日一药淡豆豉

MEETSUMMER

一说起豆豉,不少人流出了口水,豆豉鲈鱼、豆豉排骨可都是餐桌上的美味,豆豉与豆酱、酱油和腐乳并列为我国四大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但是大家知道吗豆豉还能入药哦~

PART01

豆豉是什么

平时家中使用的豆豉主要是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发酵而制成。豆豉的种类很多,但按原料可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淡豆豉、干豆豉和水豆豉。

《释名·释饮食》记载:“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豉有淡咸二种,淡者入药,故名淡豆豉。”

淡豆豉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啦。

首先一起来看看豆子如何睡了一“酵”变成了淡豆豉吧~

桑叶、青蒿煎煮滤过→豆子充分浸泡药液→,蒸透、取出、稍晾→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发酵→豆子黄衣上遍→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PART02

淡豆豉的功效

味苦、辛,性凉。

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脾胃较虚弱或易呕者慎服。

6~12g。

淡豆豉配伍生姜常用治胃虚作呕,以及外感余邪不尽之呕逆。淡豆豉解表清热、和胃除烦,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二者相配则温清相济,功效益彰。

淡豆豉加栀子为栀子豉汤(《伤寒论》),主治热郁胸膈不寐证。方中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降中有宣;淡豆豉体清气寒,升散调中,宣中有降,二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之功。若兼呕加生姜,若少气则加甘草。

正值小满,小满是收获的前奏也是炎热夏季的开始,夏季五行属火,主心,相对应的人体心火就会比较旺盛,再加上南方湿气较重,暑湿夹杂,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烦闷不舒的症状。

结合季节特点,傅师常常喜欢用淡豆豉来泄热除烦。

PART03

淡豆豉食疗

葱豉汤——治风寒感冒名方

葱白3~7根,淡豆豉30g。葱白洗净,豆豉榨汁,混合后加热煮沸。作饮料随时服用。

此方出自葛洪《肘后备急方》,为风寒感冒初起的常用方,方中以葱白辛温通阳、疏达肌表以散风寒,为主药,辅以淡豆豉之辛甘以宣散解表。葱豉合用,有通阳发汗、解表散寒的作用。

只适于感冒初起,鼻塞声重,怕冷。若进一步进展则应及时治疗。

END

文字编辑:姚敏琪

图片:来源网络

审稿:傅晓骏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