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男科偏方
导读:跟着15位中医前辈们学习附子的用法。01诸方受经验《名中医论方药》临床用附子6~15g,常用以下配伍:
配天麻、杜仲、续断、薏苡仁、威灵仙,治腰椎骨质增生性关节炎引起的腰腿痛。
配黄芪、升麻、泽泻、茯苓、防风、牛膝、白术,治坐骨神经痛,病程久,兼有腿足水肿者。
配党参、白术、当归、血竭,治创伤骨折急症,疼痛剧烈,脉细弦数,手足冷,神气虚怯欲脱。
02焦中华经验《方药传真》临床用附子10~g,常用以下配伍:
配肉桂,治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焦中华认为,凡具肾阳亏虚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附子用量由小及大疗效颇佳。
03王必舜经验《方药传真》临床用附子3~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党参、白术、干姜,治脾胃虚寒。
配鸡血藤、细辛、秦艽、威灵仙、蜈蚣、川芎、仙灵脾,治风寒湿痹。
配青蒿、鳖甲、知母、生地黄、丹皮、沙参、肉桂,治低热。
王必舜认为,体温低,体温36℃以下,或阴虚低热,气虚之低热,体温37~38℃,均是应用附子的指征。
04邹学嘉经验《方药传真》临床用附子30~50g,凡属肾阳虚者,包括关节炎之四肢水肿、肝硬化中期水肿、癌症化疗的突然四肢厥冷及全身水肿,均是应用附子的指征。
05陈潮祖经验《方药传真》临床用附子10~g,常用以下配伍:
配人参,治心气虚衰。
配白术、茯苓、生姜,治阳虚水肿。
配白术、茯苓、白芍、生姜、桂枝,治寒湿痹痛。
配白术、茯苓、白芍、生姜、瓜蒌、薤白、半夏、葛根,治阳虚湿滞之冠心病。
配白术、生姜、茯苓、白芍、人参、当归、黄芪,治心力衰竭或阳虚表卫不固的自汗、易感冒。
配白术、茯苓、生姜、白芍、麻黄、细辛,治慢性咽炎或声音嘶哑。
06李天道经验《方药传真》临床用附子9~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配干姜,温里祛寒。
配人参、白术,温补脾肾。
配蜣螂,蠲痹止痛,治疗顽痹。
配大黄,温阳泻浊,治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李天道认为,凡属虚寒证、真寒假热证,脉沉迟、微弱及冬病夏治者必用附子。
07崔公让经验《方药传真》临床用附子10~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四君子汤或补肾健脾药,治阳虚型肢体缺血性疾病。
崔公让认为,凡肢体畏寒怕冷,麻木发冷,呈阳虚体征,四肢厥冷者必用附子。
08柴有华经验《方药传真》临床用附子6~g,常用以下配伍:
配干姜、茯苓、车前子、高良姜,治虚寒性胃痛、泄泻。
配高丽红参,治各种休克及虚脱证。
柴有华常从20g开始,逐渐加重至g,痹痛则可减除。附子宜先煎30分钟,然后入其他药物,无毒副作用。
09王少华经验《方药心悟》临床用附子6~15g,常用以下配伍:
配桂枝、南沙参、北沙参、龙骨、牡蛎、人参等,治肺心病、心衰。
配干姜、大黄,治寒湿盘肠。
配干姜,治肠炎寒湿型;湿热型与黄连同用。
10尤松鑫经验《方药心悟》临床用附子1~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炮姜、党参、白术、炙甘草、木香、砂仁、徐长卿,治中寒腹痛。
尤松鑫认为,凡是舌质淡胖、脉沉细者均是应用附子的指征。
11严冰经验《方药心悟》临床用附子5~30~40g,常用以下配伍:
配干姜,治胃痛、心悸。
配巴戟天、葫芦巴,治肾阳虚心悸、水肿。
配熟地黄、麻黄、益母草,治阴疽以及寒入厥少二阴诸证。
配牛膝、丹参、泽泻等,以降血压。
配葶苈子等,治心悸、喘急,效佳。
严冰认为,最小用量每剂5g,最大用量30~40g,重担大任,用于阴寒陈疾。
12严明经验《方药心悟》临床用附子3~80g,常用以下配伍:
配干姜、甘草,治一切虚寒证,血压偏低者,并可解附子之毒性,提高附子的效能。
配龙骨、牡蛎,治虚寒汗出、心慌气怯者。
配白术、桂枝,治寒湿留经、关节痹痛。
配麻黄、细辛、五味子,治老年性咳喘而心动过缓者。
配龙胆草、生石决明,治慢性肝炎活动期。
严明认为,在临床上用熟附子30~80g,数十年来,凡是经过使用附子久煎2小时以上者,并未发现用后的毒副作用。
若不守此法而贸然服用者,则一定会发生不良反应,故其用大量附子,一定要注明“煎法请严守医嘱”,其义在此。
13徐文华经验《方药心悟》临床用附子5~15g,常用以下配伍:
配党参、白术等,治中焦虚寒性溃疡病。
配大黄、蒲公英、僵蚕、连翘,治急性扁桃体炎。
配大青龙汤、党参、麦冬、五味子,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配瞿麦、木通,治慢性泌尿道感染。
配黄芪、防己、石斛,治风湿热。
配黄连、青蒿,治小儿夏季热。
14胥受天经验《方药心悟》临床用附子5~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桂心、当归、延胡索、艾叶、香附,治少女经行腹痛。
配肉豆蔻、薏苡仁,治脏寒脾虚久泄不止。
配苍术、当归、羌活、红花、秦艽,治风寒湿痹。
15孙浩经验《方药心悟》临床用附子5~10g,常用以下配伍:
配黄连,止胃痛。
配肉桂,治寒泻。
学习女科偏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