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新的一年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一个举国欢庆的好日子。70年来,祖国不断的繁荣发展,无数医学突破见证新中国的医学发展。我们来看看,70年来,国内医学有哪些重大的成就呢?
第一支国产青霉素试制成功
年4月上海青霉素实验所试制成功第一支国产青霉素针剂,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我国试制氯霉素成功
抗美援朝期间,应反细菌战的急需,沈阳东北化学制药厂受命负责氯霉素生产研究,仅用4个月的时间,在年实验成功,标志着中国现代医药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大规模、成批量生产的阶段。
我国成功研制出人工合成牛黄
年,我国成功地研制出人工合成牛黄,并于第二年投入大批量生产,缓解了牛黄长期紧缺的问题,保证了临床用药的急需。
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沙眼致病原
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沙眼的致病原是沙眼衣原体并成功制作了灵长类动物沙眼模型,找到治疗沙眼的敏感抗生素,轰动了世界。年被国际沙眼防止协会授予金质奖章,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大面积烧伤成功救治改写世界纪录
年6月上海广慈(瑞金)医院抢救成功上钢三厂炉前工长邱财康(烧伤面积89%,三度面积23%),改写了世界记录。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一院、医院、北医院医院等5所医院救治成功了烧伤面积90%同时三度面积70%的极重伤员10列,多次创造了世界烧伤史的新记录,独具中国特色的大面积严重烧伤治疗技术初步形成。
吴孟超晚完成中国首列肝癌切除手术
年3月1日,吴孟超成功完成了中国首列肝癌切除手术。吴孟超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上世纪50年代,吴孟超于同事做出了中国第一个肝脏解刨标本,提出了“五叶四段”肝脏解破理论。吴孟超年主导建医院,如今每年收治愈万名患者,平均手术量达台。历经半个多世纪,吴孟超呕心沥血,推动中国肝胆医学的起步发展。
在世界范围首次断手再植成功
年1月,医院称中伟在血管手术专家钱允庆的配合下,为青年工人王存柏施行断手再植手术获得成功,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接活断手的国家。第一届国际手外科联合会主席勃纳奥勃兰称赞陈中伟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该技术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当时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最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中国因此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
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类抗疟
年,屠呦呦领导科研组发现对鼠疟、猴疟均具有%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其后,又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这一重大发现被称为中国医药界首创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里程碑式成就。屠呦呦也因发明青蒿素在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国首创绒癌治愈率提高到90%
绒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妇科肿瘤。医院妇产科宋鸿钊教授的带领下,医院首创大剂量5一氟脲嘧啶等化疗方法,使初治病人的死亡率由90%以上降至15%以下,绒癌治愈率提高到90%,成为人类第一个通过化疗获得根治的转移性肿瘤。该研究小组当年提出的绒癌临床分期方法,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统一临床分期法,至今仍在沿用。
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郑萌珠诞生
年3月10日8时56分,中国内地首例试管儿郑萌珠在京诞生,女婴出生时体重克,身长52厘米。这例试管婴儿的科研项目是由北京医科大学生殖工程组负责人、中国妇产科专家张丽珠数授和北京医科大学组织胚胎教研组刘斌教授合作完成的。
中国第一例肺移植治疗肺气肿
年9月28日,无锡市肺移植中心陈静瑜团队成功开展国内第一例肺移植治疗肺气肿,病人长期存活。开创了我国肺移植工作的新局面。至今,陈静瑜率领团队先后完成上百例肺移植,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创下国内和亚洲多项第一,被誉为“中国肺移植第一入”。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被国际誉为“上海方案”
年,医院将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完全缓解率大和总生存率均达到90%以上,研究结果发表后被国际上称为“上海方案”。此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基于半相合移植理论的“北京方案”体系获国际认可。
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开始推广
我国卫生部在年开始组建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委员会,井不断推出肿瘤诊疗规范,提倡恶性肿瘤患者应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医院多走一小步,就解决了患者就医时不知道到什么科,到科后确诊难,确诊后转科转诊的诸多麻烦。
年8月,国家卫健委颁布了《关于开展肿瘤多学科试点工作的通知》,同年11月,《进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年)》政策公布。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上市
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