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清虚热功效辨析及其规范化建议

考“清虚热”一词,典籍无载,《中医大辞典》亦无此词条。此术语始于何时,已难确知。现在的中药学专著、六版《中药学》教材及《中国药典》(年版)均已用之无疑,但其真实含义究为何指,应予探讨。历版全国高等教育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在论述清虚热药时,称本类药物药性寒凉,主入阴分,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虚火内扰的的骨蒸潮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寐、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而数以及温热病后期,邪热末尽,伤阴劫液而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虚热证,其他各级各类中药学教材及论著对“清虚热”的论述亦基本相同。此外,又因各虚热中骨蒸潮热为主要表现,故“清虚热”又称“除骨蒸”;小儿虚热证多见于疳积,故又将治疗小儿疳积发热的“清虚热”作用称为“除疳热”。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中药名词术语解释》释“清虚热”:亦称退虚热。虚热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之分。清虚热药,性味大多甘寒,部分苦寒,适用于阴虚所致的低热颧红,骨蒸盗汗,热病后期,热伤阴液,夜热早凉,及小儿疳积发热等。这与六版《中药学》教材所论如出一辙。从上述可知,中药“清虚热”功效术语中的“虚热”实已限定为“阴虚发热”。而“阴”又主要指(肝)肾之阴。温病后期,久病及肾,故其劫精烁液,亦主要指耗伤肝肾之阴;小儿疳积,实为脾胃虚损至极,化源枯竭,所谓五脏所伤穷必及肾,故亦可认为是(肝)肾阴亏。因此,中药“清虚热”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药性寒凉的中药的治疗肝肾阴虚发热证的功效。“虚热”既是肝肾阴虚所致,则其治疗当以补肝肾之阴为第一要义,故但凡能滋阴补精之品均可择用。如龟甲、鳖甲、女贞子、旱莲草、天门冬、生地黄等甘寒之品,以及熟地黄、枸杞子、制首乌等甘温之品,均可用于阴虚发热证,收到滋阴而使热退蒸除的功效。其中,性味甘寒的补阴药,既能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又无温热之性而耗阴液,故常称为“滋阴清热药”。但其滋阴功效才是对因的治疗功效,而清热应是滋阴的结果,可视为间接功效,故其功效应标注为“补阴”或“补肝肾阴”为宜。某些药物直接的清热功效,如生地黄的清热凉血作用,则应是其兼有功效。“清虚热药”治疗虚热证的致效机理则与上述滋阴药不同。从历代本草记载来看,这些药常用于治疗阴虚而致的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及温病后期发热证,但并无确切的补阴作用。如六版《中药学》教材及《中国药典》(年版)载录的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白薇以及未列入“清虚热药”一节的牡丹皮、秦艽、黄柏、知母(《景岳全书本草正》:“知母……洁古、东垣皆以为滋阴降火之要药,继丹溪而后,则皆用以为补阴,诚大谬矣。”《本草思辨录》:“知母之润,虽不似黄柏之燥,然寒滑下行,使热去阴生则有之,究无补性能益阴之不足。)等药,其疗虚热证仅是对“热”象产生作用,而不是对因治本的功效,故应视作中药对症的功效。当用以治疗虚热证时,诚如六版《中药学》教材指示,应与滋补肝肾之阴的药物配伍,以期标本兼治。“虚热”之证,既以补阴为治,则何可言“清”?“清虚热”这一功效术语在表述青蒿、地骨皮等对虚热证的治疗作用时,未能准确反映出概念的内涵,且与“滋阴清热”之类术语易生混淆,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议以“退虚热”一词取代之。“退虚热”一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退五脏虚热,四时减柴胡饮”。“退”字仅表明作用结果,而不似“清”字有指示“寒凉清泻”之意,因而便于说明某些药物仅有对“症”的“退虚热”作用而无对因的“滋阴”功效。后世用之者颇不鲜见。如《汤液本草》论地骨皮:“……退热,补正气。”《本草备要》论地骨皮引李时珍语:“予尝以青蒿佐地骨皮退热,累有殊功。”《本草正义》论银柴胡:“退热而不苦泄,……固虚热之良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