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年
新
春
快
乐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说说茵陈与青蒿
过去穷的时候,尤其是在春天青黄不接时,去田地里挖野菜是为了充饥,而如今生活有了保障,去田地里挖野菜是为了改善生活、调理身心。其实,根据药食同源的道理,身边的很多野菜本身就是中药,比如说“正月的茵陈,二月的蒿,过了三月当柴烧。”这其中的茵陈和青蒿,本身就是两味很好的中药。
茵陈的作用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通俗的讲就是:能够保护好肝脏和胆囊,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肝胆的中草药,那是谁发现的茵陈的这种功效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黄痨病人,面皮姜黄,眼睛凹陷,瘦成了个刀螂。这天,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
“先生,请你给我治治吧。”
华佗见病人得的是黄痨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医生们都还没找到治黄痨病的办法,我对这种病也是无能为力呀!”
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反倒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的了。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道:
“你这病是哪位先生治好的?快告诉我,让我跟他学学去。”
那人答道:“我没请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
华佗不信:“哪有这种事!你准是吃过什么药了吧?”
“药也没吃过。”
“这可就怪了。”
“哦,因为春荒没粮,我吃了些日子野草。”
“这就对啦,草就是药,你吃了多少天?”
“一个多月。”
“吃的是什么草啊?”
“我也说不清楚。”
“你领我看看去。”
“好吧。”他们走到山坡上,那人指着一片野草说:
“就是这个。”
华佗一看,说道:“这不是青蒿吗,莫非能治黄病?嗯,弄点回去试试看。”
于是,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痨病人下药治病。但一连试了几次,病人吃了没一个见好的。华佗以为先前那个病人准是认错了草,便又找到他,叮问:
“你真是吃青蒿吃好的?”
“没错儿。”
华佗又想了想问:“你吃的是几月里的蒿子?”
“正月里的。”
“唔,正月间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正月的青蒿有药力。”
第二年开春,华佗又采了许多正月间的青蒿试着给害黄病的人吃。这回可真灵!结果吃一个,好一个,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病了。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三年,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他逐月把青蒿要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病。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他还编了三句话留给后人:“正月茵陈,二月蒿,过了三月当柴烧。”
如今过春节是酒足饭饱,人又清闲,经常是过了春节胖三斤,而且喝酒过多导致自己的肝脏肯定受不了。而茵陈在我们河南遍地都是,如果我们去野外麦地、果树下去挖一些茵陈,回家后我们就可以做菜,一般会有两种吃法:
1:因为挖的是野菜,回家后一定要冲洗干净,如果在水盆中放半个小时以上,就会变得青绿可爱,然后把水烧开,在水中煮三分钟,捞出拌入葱、姜、蒜、盐、酱油,再淋上一些香油即可,这种吃法清爽可口。
2:用水清洗干净以后,淋干水分,慢慢的撒上一些面粉,也可加一些粗粮如玉米面粉,拌匀上开水锅蒸五分钟,然后拌入葱、姜、蒜、盐、酱油,淋上香油,这种吃法绵软可口,清香益人。
说完了茵陈,那青蒿的药用价值又在哪里呢?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流行一种疟疾病,这种病死亡率在20%以上,那时候我还很小,当时得病以后是一会冷一会热,记得那时候有一种儿歌说的是:“疟疾病,蚊子传,发疟误生产,连服八天药,以后不会犯。”就是说的这种疾病。
年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屠呦呦被任命为该项目中医科研组长。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屠呦呦从传统中医药中找到了出路,她发现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远在公元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疟论篇》和《刺论篇》等专篇论述疾病的病因,症状和疗法,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都有治疗的论述,屠呦呦终于在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并对其中的种药物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经过次的实验失败后,最终提取出了青蒿素,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屠呦呦于是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意识到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于是干采取低温的办法从青蒿中提取出了有效成分,并且对疟疾的抑制达到了百分之百,年49岁的屠呦呦获“国家发明奖。”到年,根据青蒿素的缺陷问题又研究出了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在沉寂了近40年之后,年12月10日,85岁的屠呦呦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了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几千年,执着几百次的失败,直到发现了青蒿素,萃取出古老中医文化的精华,帮人类渡过一劫,真正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天下除病痛。是你真正成就了“世界的青蒿图。”
其实,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天地之间各种规律与各种物质的药性都是天生自然存在着,只是我们是否发现了这些规律与物质的药性,比如:华佗发现了茵陈“清利湿热”的药性而治好了黄病,而葛洪发现了青蒿素“清虚热、除骨蒸”的药性,不仅仅能治疗黄病而且还能治疗好疟疾病,而屠呦呦利用现代科技从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制成药剂,从而让“青蒿素”走向了世界,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茵陈的药性是天生存在的,而那个病人只知道自己吃野草治好了自己的黄病,而没有深度思考并把这种草变成药物去推广,就像古人杞人忧天,最后知道了天不会掉下来,而没有去进一步探索为什么天不会掉下来一样。而华佗找到了茵陈的规律,“正月的茵陈,二月的蒿,过了三月当柴烧。”只是在初级阶段找到了茵陈治疗黄病“清利湿热”的药性,到了葛洪才发现二月蒿的“清虚热、除骨蒸”的药性,从而为防止了流行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到了20世纪60年代,是屠呦呦提取出了“青蒿素”才让“茵陈蒿”真正走向了世界。
历史上从来没有新鲜事,任何事情都一样………
茵陈
青蒿
青蒿也有两种做法:
1:(煎饼)将青蒿洗干净后切碎,加入面粉,鸡蛋,搅拌均匀后煎至两面金黄即可食用;
2:(炒)用新鲜的青蒿炒肉吃,味道鲜美。腊肉先切片待用,青蒿摘掉老叶子和根须后切成一小段一小段,之后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烧热油锅后先放入切好的姜丝,微微爆香后放入腊肉,小火不停的翻炒腊肉直到腊肉中的肥肉变得透明,此时就能够放入青蒿了,及时改大火翻炒,加入调味料后大火持续翻炒直到青蒿断生。
育
儿
知
识
两个原则:
科学,一定正确。
实用,为家庭提供有效的参考。
明白三个时期:
胎儿期,从怀孕到出生。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岁。
1:婴儿是有记忆能力的,五个月的婴儿接触一张面孔,仅仅两分钟,在长达两个星期后,他们仍有能够在认照片的迹象。
2:婴儿石是有再认能力,而且也能够回忆,研究发现,九个月的婴儿也能够模仿24个小时之前看到的某个行为的榜样,这种行为似乎需要对以往经验的回忆,而不仅仅是对当前某物的再汉。
3:8至12个月会出现不被误解的有意门图的目标指向行为,这种行为的本质是手段和目的的分离及利用一种模式作为手段,以达成做为目的或目标的手段。
4:婴儿的习惯化可以预测儿童以后的智力表现,婴儿期习惯化相对较快的儿童在儿童期的智商测验上得分也较高,在婴儿期对新异性表现出的特别强烈兴趣的儿童也是如此。
春
节
团
聚
宴
HAPPYNEWYEAR
团圆
虎年已来到,星光正闪耀,喜鹊喳喳叫,万千欢喜到。事业步步高,财运无限好。家庭多欢笑,幸福来环绕。虎年到了,愿我们生活一片逍遥。
团聚
门外放鞭炮,虎年已来到。星光正闪耀,腊梅枝头俏。喜鹊喳喳叫,万千欢喜到。事业步步高,财运无限好。家庭多欢笑,幸福来环绕。虎年到了,愿您得生活一片逍遥。
-END-
扫
码
关
注
春节来到
又是一年初始
我们短暂重聚后有各自奔向自己的来处
虽然我们散落在各地
但我们心仍在一处
愿各位心系家乡
又奔走诗和远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