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考研初试多分,复试被刷。」
「压线进复试,最后高分逆袭。」
……
看到类似的新闻或经验贴,那些初试成绩还不错的同学会产生危机感,怕自己在复试中被后面的人赶超,甚至被刷。而那些初试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却看到了希望,把复试当作自己翻盘的机会。
如果说初试是考研的上半场,那么复试就是考研的下半场,无论上半场发挥得怎么样,大家都希望在下半场取得最好的成绩。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先弄清复试背后的考查逻辑是什么,然后再针对性地予以准备。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在面试中,与专业素质相关的面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下就分别从考查目的和应对策略、如何准备三个方面分析一下复试中与专业素质相关的面试。(英语面试、综合素质面试和笔试部分请参看本专栏其他相关文章)
一、考查目的
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老师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呢?这背后的套路是啥?
说到底,专业素质面试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读研究生的专业素质。
那么在面试老师心目中,适合读研究生的人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呢?
1.热爱科研。
2.学习能力强。
3.专业基础扎实。
4.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强。
除了一些特殊问题外,在专业素质面试中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这四种素质展开的。
比如,「聊一聊你的大学生活。」这个问题,你以为老师真想了解你的大学生活有多精彩吗?其实他想看学习和科研在你的生活中占了多大比重,看你是不是热爱科研,因为研究生的生活和本科生的生活差别很大,如果没有科研热情很难坚持下去。
比如,「请介绍一下你的专业。」「你大学期间主修过哪些课程?成绩怎么样?」这很明显是在考查你的学习能力,因为研究生期间需要阅读大量的学术专著和文献,学习更加复杂的知识,学习能力弱、成绩差?怎么能行?
比如,老师询问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相关问题,其实是在考查你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具备这两种能力也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最大区别。
至于专业基础扎实这种要求,我想是最基本的了。
细细思考一下,面试你的老师们完全具备这四种素质,所以老师们其实是在按照自己的特点去寻找一个学术继承人。
如果我们再细细思考一下,其实背后还有更深的套路可挖。
每个老师都想招一个有学术潜力的好苗子,万一以后在学术界弄出点儿动静,自己出门在外就有谈资了。但现实中有些导师却被学生打了脸,自己的学生不学无术,毕业论文完不成,甚至被劝退,在导师的履历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成功地把自己的导师坑了……因此导师们在筛选学生们的时候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别怪导师们在面试中对你穷追猛打,人家其实是在自保。
另外,个别导师之所以看重考生的学术热情和专业实践能力,其实还有其他的考虑。有些导师尤其是理工科的导师,项目多,任务重,有的甚至在外开公司、做生意,分身乏术,自己带的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导师的「学术好帮手」。请问如果对学术没有热情、动手能力弱,怎么能有机会承担这个光荣的任务呢?
二、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老师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了。那么我们在面试中就将计就计、投其所好。
1.刻意展示
所谓的刻意展示就是我们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问题本身,而是通过这些回答问题的机会,有目的性地展示出面试老师所要求的专业素质。
比如对于「请介绍一门你学得最好的专业课。」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答才能俘获考官的心?我们得仔细分析一下考官到底想听啥。
学得最好的专业课,体现了你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表现最优异的学科领域。如果你对这门课程的描述只是泛泛而谈,两三句就结束,那说明你学得最好的专业课都没学明白。
所以,你不仅得说说学得最好的专业课是啥,还得说说,学得好在哪里啊!好在哪里呢?有细节,言之有物。如果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这样说:
我作为一个新闻学的研究生,学的最好的专业课是传播学,教材使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播学教程》,作者是郭庆光。出于对传播学的强烈兴趣,我还读了《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等书。
给我印象深刻的理论是「知识沟假说」和「沉默的螺旋」,我的毕业论文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知识沟假说」的影响,主要研究大众传媒对不同受众的影响的话题。
假如你就坐在考官席,就算你不是学新闻的,不了解传播学,听到这样的回答,你也知道对面坐的这位考生很上道啊!明白了吗?能具体就具体,给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你确实学得不错!
比如对于「请解释什么是极性分子。」这个问题,回答时不要仅仅地复述教材定义,你要联系你曾经参与过的科研项目或大创比赛,让老师觉得你不是一个只会读书考试的人,而且还具有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这样回答:
所谓极性分子就是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称极性溶剂,这种溶剂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水、乙醇、乙醚都是极性分子,我在本科期间跟随专业老师做过《曲靖褐煤黄腐酸的催化提取及组分分析》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主要是用云南曲靖褐煤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微波辅助下,采用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法氧解褐煤提取黄腐酸的收率的影响,并对通过硫酸乙醇法得到的高纯黄腐酸使用透析袋分级成了4个相对分子量不同的组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的萃取剂乙醇就是极性溶剂,因为黄腐酸是极性分子,而极性分子只溶解于极性溶剂中。另外,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在提纯青蒿素的时候所用的方案是乙醚冷萃法,屠呦呦之所以使用乙醚,也是考虑到青蒿素是极性分子,乙醚是极性溶剂,极性分子溶解于极性溶剂中。
通过这样的回答,老师会觉得你对极性分子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之上,而是立足于科研实践中的,而且你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