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青蒿 >> 青蒿功效 >> 蒿子粑粑是什么做的

蒿子粑粑是什么做的

我的老家在豫南乡村!豫风楚韵的地方,虽属河南,但风俗却接近湖北湖南!

每年农历三月三,被认为是当地的鬼节。俗语说:三月三,小鬼撂青砖!

这一天也很多的习俗,比如门口摆蒜,比如放鞭炮,比如吃蒿子馍!又称蒿子粑粑!

既然谈到了春天的美食,咱就聊聊蒿子馍。

蒿子(hāozi),植物类,可食用,常用于配料。为一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黄绿色。茎直立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顼被短毛。

《诗经》有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这个名字来源于诗经的女医学家,在冥冥中注定与青蒿有缘,她通过研究青蒿素,找到了对付疟疾的方法。

青蒿的医学价值无需赘述。用蒿子做的蒿子馍则是每年三月三的一道美味。

三月三在老家被称为鬼节。俗语说:“三月三,小鬼撂青砖”,相传此日,小鬼作祟,甚至闯门入户,祸害人间。于是乎,人们在此日做三件事情。一是燃放鞭炮,目的是吓走小鬼。二是门口摆放蒜苗。不管是大门还是内门,向贴对联一样,在左右门柱墙根都摆上一颗蒜苗。因“蒜”与“算”谐音,小鬼一看摆有蒜,便道一声“算了、算了”不再叨扰这户人家,于是家里得以平安。第三就是吃蒿子馍了。蒿草往往长势较高,人甚至可以藏在蒿草丛中。吃蒿子馍的寓意,也是躲进蒿草丛中,不被小鬼发现。

久而久之的这些习俗被逐渐演化保存下来。如今因为环保,鞭炮是极少放了。剩下的期待便是吃些蒿子馍。

蒿草本属野菜,做过农活的人都识得此草。三月三大抵也是早春,当地人便趁着春游踏青之际,在山坡谷地,在田间地头,采摘些蒿草回家。

制作蒿子馍也不需太多的蒿草,洗干净,切至极碎的末,和在面里即可,和好的面,擀皮包馅,做成锅贴,味道最佳,也是最常规吃法。

另外就是用“瓷面”和上蒿子,烙成薄饼,也是另一道美味。“瓷面”是当地的叫法,也就是米磨成的粉,元宵节吃的元宵就是瓷面制成。

如今的城市人,鱼肉油腻咸辣食之过多,每年此时,来些蒿子馍调剂一下,一去终日里的油腻,独特的风味顿解春困夏乏,令人甘之如饴,如沐春风般舒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