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这首歌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思念写得汪

白癜风诱发因素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40323/4359116.html

本文系作者超越自我的极限度独家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那采摘葛草的人儿呀,我一天见不到你就感觉时间过去三个月那么久。那采摘青蒿的人儿呀,我一天见不到你,就感觉时间过去三季度那么久。那采摘艾草的人儿呀,我一天见不到你,就感觉时间像过去三年那么久。丈夫不得已和妻子别离。纵马疾驰,转瞬不见了踪影。他日行千里,一颗心却落在了家中。旭日冉冉。妻子一如既往地采葛,平凡而平淡。他们已经分别了一天。可这一天,却好似三个月一样漫长不闻莺啼,不见河山,丈夫的心里只是盼着早点回去陪伴妻子。

马在跑

夕阳西下。鞍马上,丈夫难抑深深的思绪。妻子还是一如既往地采过萧吗?他们已经分别了一天。可这一天,却好似三个秋天一样零落索。看着渐渐堕入苍山的夕阳,丈夫是多希望妻子能够依偎在他的怀中。从此不再困乏,不再害怕明月如钩。丈夫牵着缰绳郁郁独行。月亮的清辉像水一样寒凉,大夫的心头又涌起了对妻子的深深思念。这一弯清月下,妻子在忙什么?是一如既往地采艾吗?他们已经分别了整整一天,可这短短一天的离愁思绪却像三年一样漫长。丈夫多么希望能板马回城,疾驰到妻子身边给妻子一个惊喜,让她从此不再啜泣,不再流泪。

这首《采葛》,简约而不简单,寥寥几句,却流芳百世。只因为它,将思念写得如此纯粹,如此悠长。《采葛》的魅力,让一副早已没了青春痕迹的容颜重新焕发了芳泽,一颗历经沧桑的寒心因这诗文而萌发新芽。采葛的女子和诗人长相厮守,耳鬓厮磨的他们怎么能忍受哪怕一天的别离?浓烈的爱情积淀,使得他们爱而不见,搔首踌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瞻顾不见,便左顾右盼。另一半的美丽形象满满地占据了诗人的心,使得他行坐不宁,无可奈何之际,只好写下此诗聊慰相思聊表寸心。还记得《风求凰》的故事吗?细细品味,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思念,和《采葛》有那么的相似,又有那么多的不同。

采葛的诗句选句

这首歌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思念写得汪洋肆虐、一气呵成,把长久积郁在心中的块垒和爱情冲动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向情人痛快淋漓吐露衷肠之际,将自己“志存高远”的风发意气完满地张扬出来,我们似乎看到了另一个“满腹春情压绣鞍”的张君瑞。是我们可以遥想一下,司马相如当年的个人秀场面该如何壮观!在高朋满座的东家筵席上,蜀中大地群贤毕至。中有一翩翩少年,才情横溢,气宇轩昂,起身请奏,抚琴高歌。如从妙手,似水流殇,一曲《风求凰》演罢,满座皆惊。众宾客交头接耳、啧啧称赞之际,谁也没有发现,厅堂后侧,竟有一女子,貌美如花,气质风华,她暗挑珠帘,怦然心动。

女子这才发现,原来少年竟是自己倾慕已久的蜀中大俊司马相如。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他的形象曾经几度神游梦河。今日得见,竟比心中形象,还要完满分!不能自已之际,女子取了一支红烛,刻上“卓”字,唤女仆赠少年。那奇女子便是卓文君。卓文君在未见司马相如之前想必在她的芳心内,早已刻画过无数遍梦中情郎的形象,今日得见没料到是如此精致儿郎,这让卓文君情有所属,也为自己的长久思念找到了最真实的寄托。不错,我们总在思念中幻想着万千美好,思念便愈发玲珑剔透熠熠生辉。在我们的生活中,思念就像那弦月窗前随风而逝的绿意尚存的叶子,既轻且缓,思念者的眼里全是柔软的爱意。

安徽省太湖县卓文君司马雕像

这样的思念往往动心悱恻,许多人难以忍受长相思的折磨,睹落叶而伤怀,甚至难免如落叶一般随风飘零。思念往往是先有寄予,然后思念。我们总是先寄予一份等待,幻想等待能开花结果,生出不可预测的美好。然后,在这思念里,更会平添许多寄托。这档口,便是没有了情人的呼应,我们也越来越被自己的思念所感动。有时候,我们怀疑,这样的思念似乎已经变成一种信仰,一种生存的方式。我们不敢想象,哪一天,情人的变故,让这种思念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我们该如何思念,如何生活?

诗经采葛的绘图

我们不敢多想,生怕造化弄人,让这一点点可怜的思念也烟消云散。于是,理智告诉我们,应该像卓文君一样,有目标地选择思念我们需要有前途的思念。这样的思念似乎有些功利。但这样的思念让我们对思念本身,拥有了更多把握。卓文君也因思念而让自己的爱情更加丰满,她的爱情生活也必将充满阳光。“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还有一些人完全忘记了思念的目的,他们不曾侈谈什么思念的大境界,只是一味放纵思念,一味追逐思念的快感,放任情愫泛滥,自己的思念从不曾被自己记得,当然也不在乎会不会被他人记起。

是的,不管思念有没有回应,我都要想你。《采葛》里的思念当属这种不管不顾、不计回报的思念。想象一下吧,当一个人伫立马前草木荣枯,四季交替,他表情凝重深沉,似乎已经进入忘我的状态,当你看到这样的画面、这样的人,你一定会明了,那全然忘我的思念,原来可以给一个人敷上一层别样的深沉气质。这样的思念有时让人无法呼吸,恨不能抛下所有羁绊,立即朝爱人奔去。这应是让人多么神思向往的爱情场面啊!卓文君思念之有度,《采葛》里的诗人思念之切切,这样泾渭分明的思念,突然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

《采葛》诗句的选句

据说,秦观的这首《鹊桥仙》是有感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而作的爱情乐曲。“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字斟句酌,写尽了思念的千头万绪。如果用下里巴人的话,一定是:该是你的谁也夺不走,不是你的,整天腻味在一起也不过是竹篮打水。由是观之,作者不同,下笔自然各异。《采葛》是诗人的自述,所以心情落寞,难捱岁月,恨不得一夕返回家中,和妻子共诉相思之苦;而秦学士的《鹊桥仙》,写的是别人的相思之苦,难免要不紧不慢旁观安慰。时光改变了多少风物。时下的青年谈恋爱,总少不了每天说上几次“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句诗,聊以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思念。

但其意义,显然要比三千年前逊色不少,因为,三千年前最快的交通工具,也不过快马或者马车,想要遥寄一份思念,那是多么奢侈的心愿。即使在二十年前,我们都为一封手写的纸信感动得要落泪。但时光荏苒,很快,我们就发现了情感的表达越来越方便,而思念的价值也愈来愈被稀释。不是吗?现在,情人间的相思再也不用憋在心里了,手机、电邮,几乎实现了同步表达,飞机、高铁,让人与人的距离近在咫尺。于是乎,线上线下,一起互动,相亲相爱,几无障碍。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心存遗憾—科技的进步带来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方便,但我们所拥有的思念也越来越少,能感动我们的真情也变得那样稀缺

马车的图像

时代的进步确实让思念少了那种绵绵的悸动,情人间的物理距离近了,但可能心理距离远了,何况他们的相思还少了一份必需的厚重。这样,今天看《采葛》有着别样的滋味。特别是那些被生活打拼磨砺得疲惫不堪的人,读罢总会觉得心头的那根细弦,已经被这诗轻轻地撩拨起来。他们为这纯粹而热烈的思念而泪眼模糊,又回到了那个曾经的纯真年代,他们似乎看到了自己那曾经纯洁的影子。读罢《采葛》,他们不由得为那些再也回不来的情感感到伤感。“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那些可以放纵思念的青春啊,是否只有在重读《采葛》时,才可能被我们重新记起?如果真是那样,请且行且珍惜吧,至少,我们还有《采葛》

参考资料

·《诗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