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科学吗不是,但是价值巨大

文/抖腿科技

鲁迅先生在《呐喊》当中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者无意的骗子”,话虽苛刻。但是无限制的吹捧中医,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当代社会有多少江湖骗子是打着中医的幌子招摇撞骗。

在近代科学时代开启以前,中医是中国人在患病的时候唯一的治疗手段。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原先不明白的问题逐渐揭开面纱。有很多原先模棱两可的学问经过科学的验证之后要么被科学接纳,要么划入非科学的范围。其中对中医的讨论就是一个。

中医是科学吗?

不是。

首先说科学是什么样子的。科学理论家卡尔·波普尔在他的著作《猜想与反驳》当中提出了“可证伪”性的概念,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认可。科学不是永远正确的结论,而是逻辑的导出,一个科学结论必须留下可以推翻它的逻辑结构才可以。否则不能称之为科学。这就是科学的“可证伪”性。科学研究涉及下面三个步骤:问题的认知与表述、实验数据的收集、假说的构成及检验。

而中医恰恰不能适应这个“可证伪”性。

西医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解刨学,而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却没有现实的物质做基础。

中医典籍当中包含了大量未经实验证实的主观臆断。例如《本草纲目》中说,“梁上尘”治缢死。还记载了一种叫“人性黄”的药,指的是经粪池浸泡过的甘草。

而且中医创造出了大量无法证实的人体组织,比如“经络”“三焦”“丹田”等。而且认为肾控制生殖器,等等,这些东西,在解刨学中无法证实,所以无法成为科学。

那中医是什么呢?它属于经验学。

即使是现代医学,西方医学界有一句话“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说的是医学主要起的是安慰剂的作用,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那作为经验学的中医的最大价值也就是起到安慰剂的作用了。

当然这种经验也有其独特的价值,那就是总在生活中摸索治病的经验,在人们普遍相信的情况下,一是可以安慰人的心境,二是把积累的经验流传下来,等待近代科学的检验,就像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样,她就是在中医典籍中获得的灵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