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上海两项重大发明政协往事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阅读提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从正式立项至科学家观察到牛胰岛素结晶,历时近7年。■复方蒿甲醚是我国率先在国际上获得专利的化学药品,也是世界复方类药物中拥有发明专利保护国别最多、专利覆盖面最广的药物之一。“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协作组科研人员开展实验工作(资料图片)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开发研制复方蒿甲醚,与上海这座城市有关。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年9月17日在上海成功合成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和最终合成是一个艰难过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涉及许多专业的生命科学学科。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选择了一种分子量小但具有蛋白质全部结构特征的牛胰岛素,作为实验的典型材料进行研究。他于年搞清了牛胰岛素G链和P链上所有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以及这两条链的结合方式。第二年,桑格宣布破译出由17种51个氨基酸组成的两条多肽链牛胰岛素的全部结构。这是人类第一次搞清一种重要蛋白质分子的全部结构。桑格也因此获得年诺贝尔化学奖。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经验成果是能够启迪后人智慧的。从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生物系三家单位联合,以钮经义为首,由龚岳亭、邹承鲁、杜雨花、季爱雪、邢其毅、汪猷、徐杰诚等人共同组成一个协作组,在前人对胰岛素结构和肽链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作为科学家,为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这项研究中去。经过周密研究,他们确立了合成牛胰岛素的程序。合成工作是分三步完成的:第一步,先把天然牛胰岛素拆成两条链,再把它们重新合成为牛胰岛素,并于年突破了这一难题。重新合成的牛胰岛素是和原来的天然牛胰岛素活力相同、形状一样的结晶。第二步,在合成了牛胰岛素的两条链后,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相连接。这种牛胰岛素的半合成在年获得成功。第三步,把经过考验的半合成的A链与B链相结合。在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从年12月正式立项至年9月科学家观察到牛胰岛素结晶,历时近7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与天然胰岛素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并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揭示生命本质的征途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跃。这一原创性工作被誉为“前沿研究的典范”,获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复方蒿甲醚也是一项关乎生命、造福人类的发明。20世纪60年代初,恶性疟原虫对当时的“抗疟神药”氯喹等产生抗药性,并在东南亚、非洲、南美洲迅速蔓延,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灾难。防抗疟疾成为全球医疗难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我国的“”攻关项目组科研人员对多种植物提取物进行动物抗疟活性筛选,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找到近10种新结构的抗疟有效单体。在将它们的抗疟有效程度、毒性大小、化合物稳定性和资源供应等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后,最终选出了青蒿素,并于年在云南省和海南省等疟疾高发区进行了临床试验。“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了一款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它将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此后,我国科研人员在青蒿素的基础上又开发出蒿甲醚等疗效更强的衍生物。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的发明人,就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英。为了克服疟原虫产生新的抗药性,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们又将蒿甲醚与化学药品本芴醇组方,研制出新药复方蒿甲醚。复方蒿甲醚既有治愈率高的优点,也有延缓抗药性产生的特点,堪称抗药性疟疾的“克星”。从年开始,中国相继在世界63个国家、地区和相关国际专利组织申报复方蒿甲醚专利。截至年,已获得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盟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复方药物发明专利权。复方蒿甲醚成为我国率先在国际上获得专利的化学药品,也是世界复方类药物中拥有发明专利保护国别最多、专利覆盖面最广的药物之一。复方蒿甲醚目前仍是唯一被广泛承认并在世界范围销售的中国专利药品,是中国真正走向世界的药品。“心系青蒿,造福于民”,在蒿甲醚研制成功后的很多年里,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李英带领团队仍然坚持在青蒿素领域工作,继续合成各种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