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建议秒回信息新浪财经

来源:财经记者圈文

原载于正和岛(ID:zhenghedao)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卡尔·纽波特所著的《深度工作》这本书很值得一读,该书对深度工作的概念和如何做到深度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对我们怎样进行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介绍了一些方法。我想结合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谈谈怎样进行深度工作。01深度工作的意义首先,我们要说什么是深度工作。纽波特先生认为,深度工作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的职业活动,从而使人的认识能力达到极限。他认为,深度工作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心无旁骛和专心致志,是深度工作的精神状态。和深度工作相对应,纽波特也提出浮浅工作的概念,他认为,浮浅工作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这类工作往往在受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浮浅工作通常不会创造太多的价值,而且容易复制。深度工作才能创造更高价值,其成果才难以复制,深度工作才能使人有所见树和获得成功。纽波特认为,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深度工作的价值在社会经济中日益提升。因此培养深度工作这项技能,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深度工作。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技术进步,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静下心来,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工作。当前,我们大力提倡工匠精神,我觉得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深度工作。工匠精神必须是一丝不苟,必须是见微知著,必须是持之以恒,而这些特点正是深度工作所必需的。我常想,我国古代一些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那不仅需要精密的计算和设计,还需要精益求精的建造。那个时代虽然科技并不发达,但工匠们凭着比较单一的知识和经验,全神贯注地去做,把工作做到了极致。在当代社会,陈景润破解歌德巴赫猜想、屠呦呦发明青蒿素靠深度工作,袁隆平培育新稻种靠的也是深度工作。我们今天提倡深度工作,对于重拾和筑牢我国的工匠精神至关重要。02为什么工作会浮浅化?为什么我们的工作越来越浮浅了,为什么我们的专注力越来越不够了,为什么我们做的事情越来越平庸了,这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我们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有现代知识大爆炸、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才复合化的取向,尤其是互联网占用时间的影响;主观上,我们缺乏对深度工作的认识,缺少对深度学习、深度思考和深度工作的行动安排。甚至,我们已经习惯了浮浅的工作,还常常把浮浅的工作状态当成自己日理万机的一种成功工作状态。1客观原因首先,现代知识大爆炸使得我们淹没在知识碎片的海洋里,如果我们不进行专业知识的选择,就会使得大量时间用于浮浅地了解方方面面的信息,什么都懂点,什么都不精,大家都浮在表面,无法深入下去。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我们疲于应付,我们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但做的事越多,反而成功和出彩的事越少。现在社会也讲究通才,创造出不少“万金油”式的干部,实际上知识系统越复杂,越需要专才,应该是绝大部分是专才,少部分是通才。其次,互联网社交对人们的影响,尤其是智能手机的使用,手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