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从哪儿来有人4年前就在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0521/13809259.html
<一个屠呦呦,一个诺贝尔奖,让青蒿素进入了公众的视野。除了是抗疟良药以外,青蒿素还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一直是国际药物研发的一个热点。日前,记者无意中看到一则《上海科学家在青蒿素研究方面取得多项进展青蒿素有望成为降血脂抗肿瘤新药》的新闻,文中提到的上海科学家,其中一位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唐克轩教授,他的团队与成都地奥集团签约,将开展青蒿素类化合物与他汀类药物联合降血脂的临床前研究,争取未来3年内获得临床研究批件,造福我国上亿高血脂患者。

这一下子勾起了记者的回忆:四年前,因为唐克轩在崇明东滩种植青蒿,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唐教授本人。采访他时,唐克轩着重介绍了他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发青蒿素类药物降血脂的新用途。时隔四年,他终于梦想成真。

4年前《崇明报》对唐克轩教授的报道

唐克轩,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年获英国Nottingham大学生命科学系植物生物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及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在英国留学期间和回国之初,唐克轩主要从事水稻研究。“转行”发生在年。那时,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的谈家帧教授对后辈唐克轩说:“中国搞水稻研究的学者有很多,做中草药研究的却很少,你应该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中草药上。”前辈的语重心长给了唐克轩很多启示,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中草药确实很“弱”。中草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中国制造”只占世界中草药市场份额的极少部分,由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生产的洋中药却大行其道并返销中国。

于是,从年开始,唐克轩带领的科研团队将主攻方向放到了青蒿品种改良等几个传统中草药项目上。之所以会选择青蒿,是因为青蒿素近年来遇到了原料供应不稳定的难题,同时,虽然青蒿素由中国人首先研究并开发,但目前青蒿素药品的知识产权却几乎都在国外企业手中。

唐克轩团队的目标很明确:不与农作物争地,培育能在平原盐碱地上种植的青蒿品种并实现大规模种植、机械化收割,在此基础上提高青蒿素含量。“近水楼台”,作为上海本土的科研团队,他们首先与中华企业和上实公司两家企业合作,在崇明东滩的盐碱地上试种了35亩第1代青蒿产品。试种结果十分成功,青蒿产量和青蒿素含量不比青蒿主产地低,可是收割环节却出了问题——由于没有专业的收割设备,收割机半路卡了壳。随后,唐克轩又在山东东营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青蒿种植试验,并改良收割机械成功。

通过动物实验,唐克轩团队证明青蒿素类化合物与他汀类药物的组合,具有显著的降血脂效果,并能降低他汀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唐克轩团队构建了他汀不耐受的动物模型,实验发现青蒿素类化合物与他汀类药物联用,能产生显著的增效减毒效果,不但可使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剂量降低一半,还获得了更大幅度的降脂效果。目前,他们已获得2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上海交大团队与成都地奥集团的签约合作,将使这一新药研发进入快车道。

唐克轩团队的另一项研究成果,也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他们与西南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等合作,历时5年多完成对多年选育的高产青蒿素品种“沪蒿1号”的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注释及相关分析,成功培育出青蒿改良品种,其青蒿素含量达2%以上,是常规品种青蒿素含量的2.5倍。

在团队其他人眼中,唐克轩是个十分随和的人。“他的‘川味’普通话让人感觉很亲切。”“他心态也很年轻呢,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