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青蒿素能得诺贝尔奖,以钱学森的科学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绝对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可能各位有听到各种传闻,但我们认为屠呦呦以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的,尤其是对全球医学界的贡献与深受疟疾肆虐影响的人们,都应该感谢当年为之付出努力的“屠呦呦们”。

钱学森有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中国人心目中,钱学森的地位远高于屠呦呦,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对中国的贡献,钱学森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另外关于钱学森传奇般色彩的求学于归国经历,无疑会在大家的心目中攻城掠地,已经彻底被钱学森所收服。但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却不是简单以此为依据的,两者之间的因果,我们来简单分析下。

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归国前)关于喷气推进实验室(JetPropulsionLaboratory,JPL)可能大家并没多少感觉,但NASA的名字肯定如雷贯耳,JPL就是NASA下属最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NASA所有关于航空航天实验成果大都是这个实验室为开路先锋的,钱学森是这个实验室年创立时的五位创始人之一!

钱学森与他的老师冯卡门一起在年作出了二维无粘性定常亚声速流动的速度势方程在物理平面中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被称为卡门-钱公式,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和他的关系更像是重要的朋友而非学生,这表示钱学森的的成就与能力并不亚于冯卡门。

钱学森(时任美国空军上校)参与了年美国接收德国科学家的工作,在冯布劳恩的V-2火箭以及后续研发上钱学森出力不小。

钱学森在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这是以后高超音速气动力学的先驱性工作。

另外还有在火箭助推起飞的(JATO)、核动力火箭以及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还有在高温高压领域的拓展等都作出巨大的贡献。

钱学森的成就(归国后)大家都知道钱学森归国后从事的是两弹一星与火箭以及航天工程领域,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钱学森,中国航天的进度也许还要落后至少30年。

年钱学森《工程控制论》出版,将控制论推广到工程技术领域,后来成为控制论的经典教科书,钱学森是工程控制论的奠基人之一。

年,钱学森与钱伟长、郭永怀等创建、主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任首任所长。

年,钱学森与中国科学院同事共同倡议并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年东风-1短程弹道导弹(地对地)发射成功。

飞马座发射瞬间

年出版《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以大型飞机作为平台的发射方式,早期的美国飞马座火箭,以及最近的平流层发射飞机正在实现这个梦想。

平流层发射飞机的“业务范围”

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年,钱学森建议将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冯卡门在他的自传中,单独有一章是“钱学森与红色中国”,他对钱学森的评价是“美国火箭领域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我的杰出学生”。

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

诺贝尔奖也被戏称为炸药奖,因为它的创立者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他以万瑞典克朗的遗产(部分)在年创立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评选,诺贝尔的遗嘱要求挺简单:

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关于标准遗嘱中也有说明,在物理奖上尤其强调一点: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这其实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当全球顶尖科学家济济一堂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简直难如登天,因为各行各业的人才辈出,各种开创领域宗师级人物比比皆是。所以一句“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要求极高。

另外还有几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一个人获只能得一次诺贝尔奖,一个奖项最多三人分享。诺贝尔奖历史上只有数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而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是唯一一个两次在同一领域获奖的人。相比爱因斯坦是不是有些憋屈?不过好在爱因斯坦的成就完全不需要诺贝尔奖来肯定,他在科学界的地位可能要排在牛顿前面。

为什么钱学森没有获奖?

其实上文中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中就已经有提及了,诺奖一般只颁发给领域开创性的成就,钱学森的成就是顶尖级的,但距离开创仍然有一段距离,准确的说,钱学森的能力是被低估的,如果再早那么几十年,钱学森在这个领域的成就绝非现在只能在别人开创的领域中研究,而将成为空气动力或者相关领域的宗师级的人物。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钱学森的领域是科学应用技术领域中的科学家,学术成就方向是工程技术以及航空航天领域,另外钱学森回国后从事的主要也是军事航天领域,在这些方面即使有开创性进展,也是在绝密的状态下进行,甚至会保密数十年。

但钱学森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绝不是一个诺奖所能定义的,他的功绩将彪炳史册,与两弹一星的元勋一起,成为全中国人民心中那座永远的丰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