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合理”。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事物的存在都自有它的道理,人们可以不知道,但不要轻视,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及其存在的意义,这不仅是对其认可,也是对人们存在的肯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割到手,或者被虫子咬伤时,都可以用一些药进行治疗消毒,例如蚊虫叮咬后的花露水、磕破膝盖后的碘伏等,而在古代则是需要“金疮药”,不过金创药的制作方法一般是秘而不宣的,将其作为自家的独门秘笈,从而让它更显珍贵。
对于古代的药物,在许多古代著作中就有所提及,例如《水浒传》中的蒙汗药,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它属于特效的毒药,还有救人的膏药,例如狗皮膏药。狗皮膏药现在是形容制造假药来骗取钱财,属于假冒伪劣产品,但在古时候它却是一剂良药,因药方中有狗皮而得名,它主要是贴在受伤部位,这样就可以缓解疼痛。
在《水浒传》中还有专门卖狗皮膏药的人,他就是打虎将李忠。那时候重农抑商,人们大多是从事体力劳动,因此极容易受伤,而去到医馆看病又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狗皮膏药就成为古时的特效药,而狗皮膏药的制作极其简单,许多百姓都能自己在家制作。正是因为这种社会风气,使得古代对于金疮药的需求特别的大。
但后来这种药却日益稀少,因其中的原料开始短缺,这药中有一味原材料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龙骨”。不过龙骨并不是真正龙的骨头,而是一种药材的名称,它其实也是一种动物的骨骼化石,不过必须是十分年老的动物骨骼化石才可以叫做龙骨。在那个时候,这些东西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且龙骨的功效极多,可以制作不少药物,例如健忘失眠、头晕目眩等,龙骨都可以医治。
晚清时期,王懿荣生病,大夫开的药方中就有龙骨,而他在倒药渣时,发现龙骨表面上有许多痕迹,他感到非常好奇,研究后认为可能是一种文字。于是他就开始在各种药店中大量购买龙骨,并且将百姓手中的龙骨也一并收购,因此龙骨开始供不应求,价格疯涨,导致人们制作药材时原料不够,或者买不起,这些特效药也就慢慢消失。
不过在其收购回龙骨之后,经研究确定上面的痕迹是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如今我们众所周知的“甲骨文”,这一发现使得龙骨的价格翻了几百倍。龙骨可能对部分人来说是一种制药的原料,对另一部分人来说,这是文明发展的证据。
提到药物,近几年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廉价药的消失,廉价药价格很低,但它的功效确实不错,就因其原料成本升高,导致制药厂家不能赚到钱,医院里若是大量采用廉价药,则医院也会有所损失。这些种种因素也就导致廉价药的消失,明明几块钱就可以搞定的事情,现在却必须用十几块或者更多的钱去解决。
在今天我们很少服用中草药,经常采取西药治疗,西药更快捷,而且更方便。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会发现,中药并不是一无是处,例如青蒿素的提取,包括在抗击疫情时期中药的运用。
参考资料:
《金疮药为什么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