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郑赞朴
[提要]屠呦呦创新中药青蒿素治疗疟疾获诺贝尔奖,张伯礼创新中药方剂成功抗疫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如何发挥属于中医部分的瑶医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作用便成了弘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就瑶医现状,行医和发展问题讲点个人看法。
年,屠呦呦因从中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中发掘出青蒿素治疗疟疾,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生命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伯礼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屠呦呦和张伯礼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荣誉,充分彰显了中医药在战胜疾病,保护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
但也应看到,属于中医部分的瑶医在行医上困难重重,严重影响瑶医药发展的一面。
一百多年前,也就是现代医学—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全国瑶族集聚地的瑶医虽以个体行医为主,却是人口繁衍、防病治病的一支主力军。今日,虽然仍有瑶医行医,但他们不仅曾经拥有的“地位”被西医取代,而且面临自生自灭之势。相关的各级机构应从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高度,重视发挥瑶医在防病治病,加快健康中国建设的独特作用。
个体行医现状“难”
瑶族没有本族文字,更无培养瑶医的学校,因此长期以来,由三个渠道,或祖传,或拜师,或久病之体验而成为瑶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县城或圩镇有由一个或两三个瑶医组成的诊所为民治病。但在国家下达有关法律之后,老一辈的瑶医由于无这证、那证,已经开的诊所关闭了,个体行医也成了违法。
新成长的瑶医,如果没有进校学医,虽有“本事”,但无相关证件也无用武之地,不能以己之长救他人之命。即便患者找上门求救也不敢治。如果靠行医为生的个体瑶医更是因此断了生活来源。有的瑶医只好弃医改做他事。如此,何以发挥瑶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独特作用?如果为了生活,为了救人,冒违法之险行医,万一没治好,或赔钱“私了”,或吃官司、坐牢。
现实情况表明,不仅个体瑶医行医“难”!瑶医事业也因此难以发展。
防治方法优势多
瑶医在防病治病上,相对于西医某些方面,具有较多优势,有其独特作用。
诊断和治疗方法上有绝招。例如,作为传统医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目诊,瑶医依据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借助7倍左右的放大镜进行操作,就可判断相应脏腑可能正在和曾经发生的病变、损伤和机能紊乱。笔者曾目睹了不少患者故意先不叙述病情,让瑶医目诊。瑶医目诊后,告诉他某个脏器有什么病。患者听后,伸出双手大拇指,连连说“神”!甚至把目诊等同于西医B超的作用。
又如,有些疑难杂症,西医要花“九牛二虎”之力,各种治疗方法一齐上,打“组合拳”才“拿”下来。瑶医用一两种药便给治愈了。有的西医难以治愈,甚至不能治愈的病,患者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请瑶医。瑶医真的治愈了。近些年,笔者曾在北京、石家庄、沈阳、湖南、黑龙江大庆等地采访多个这样的康复患者,且至今与他(她)们保持联系。
在预防和治疗用的药物上,由于瑶医用的多数药物生长在本地或邻近乡村的大山大岭上,瑶医自采自加工,一副药用不了多少钱,群众看病负担轻。同时,药物副作用“少”和“小”,也易于管控,相对安全。
发挥作用抓关键
发挥瑶医在防病治病上的作用,政府要解决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生存空间—执业证
进入依法治国的今天,瑶医同所有中医、各民族医一样,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为便于叙述以下简称《中医药法》)凭证行者。现在的情况是,从中医药院校毕业的新一代瑶医,也许一场考试下来就能拿到各种证。但他们学的是中医,并无瑶医药知识。说得实在点,是挂着瑶医牌子的中医。未进医校学习的“正牌”瑶医,则有许多三进四进“考场”也过不了”关”,拿不到中医医师资格证,更无法进行执业注册。
《中医药法》)有这样的规定:“至少由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这个规定,虽然“放宽”了学历要求,但仍然会有众多瑶医“高手”被拒之门外。为什么?因为一个民间瑶医怎能“高攀”到“至少两名中医医师”,请他们推荐!再说,具有这样身份的医师也不愿或不敢推荐。还因为,“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很不现实。因无证的瑶医,平常不能行医,谈何“实践技能”?再,瑶医大都用原生中草药,考官不认识,他们也无法认定“实践技能和效果”。如此,绝大多数瑶医无法过“关”领证。例如某省唐某,大学文化,因患癌而学会瑶医,之后受邀运用瑶医方法“偷偷”给他人治病,在当地小有名气,虽有两位教授推荐,但还是因为考中医课文,被“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卡住,而拿不到”证”。
笔者建议改革考核办法。对参考者因人而异,”点对点”考,即不搞全面、综合考,是什么特长考什么,合格者发该特长的行医执业证。再凭该证注册行医。例如某瑶医特长是治疗骨折,就考核他是怎样学到治疗骨折方法的?不同的骨折部位、程度用哪些方法治?这些方法治疗效果?为什么有效?用多长时间可以接好?所用药物有无不良反应(副作用)?治愈后有无后遗症?等等。回答以上问题后,实地核实若干个不同骨折治愈的案例。达到考核要求后发给治疗骨折医师证,凭证注册治疗骨折。在注册本上注明不得超过此范围治疗其他伤病。否则注销注册,不准行医。
奉献平台—病源
瑶医有了“证”就有了合法身份行医。但从瑶医发挥其特长,奉献于人类健康讲,这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政府层面要帮助解决“病源”问题,建立有利于奉献的平台。
现在的病人,医院、卫生院,一是治疗“放心”,二是医药费可以在医保里报百分之几十的账。找个体瑶医看病只有三种情况:一是医生有特殊疗法,“药到病除”;二是小伤小病,花不了多少钱,医院排队挂号;医院治不好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去试试。如此,即使有“证”的瑶医行医,也很少有人来看病。看病的人少,收入就少。收入少,没有钱买柴米油盐,照样无法过日子。“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无法奉献其才能。
笔者以为,解决办法,一是瑶医要有真本事,医风正;二是政府开“绿灯”,给“生路”,搭奉献平台。以农村而言,新农合是村民自愿参加的。村民自愿参加新农合那就应当有他自己选择治疗地方、选择医生的权利。因此,新农合管理机构要制定合乎个体医生(瑶医)实际情况的相关条件,确定个体医生(瑶医)作为医保定点单位,病人在个体医生(瑶医)那里治疗,医院报账规定报账。这样做既方便病人治疗,缓解看病难,花少钱治好病,也解决了个体医生(瑶医)有人来看病的问题。瑶医也可通过看病的平台奉献自己的力量。
从瑶医本身讲,应走“做强做大”之路,把“强”放在“大”之前。笔者发现,有的瑶医走偏了,口号喊的大,店铺开的多,在医院。结果办不下去,自已关门停诊。如果从“强”做起,有了“名气”,病人就会“不远万里”去看医。来诊病的人多,治愈的人也多,贡献也就“大”了!
发展环境—优化
为了继承和发展祖国医药宝库,对人类健康作贡献,政府要优化环境,诸如给予精神鼓励,给科研项目,给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这里借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个例子。江苏宿迁市耿车镇摆地摊,耍蛇卖药的季德胜,是祖传的治疗蛇伤名医。国家从多方面帮助他将药方制成成药,并冠以他的姓名叫“季德胜蛇药”,还聘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这是十分成功的先例。
近年,笔者在为湖南省江永县编纂卫生与计生志中发现,有不少值得传承创新的瑶医方剂。例如,生于公元年的原永明县城东蒲家村蒲碧仙女士,25岁开始用瑶药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有年,永明县新到任的县太爷徐舒锦的夫人患病,之前虽去过很多地方寻求过多位名医为其治疗,但均不见效。到永明县后听说蒲碧仙女士能治,便把她请到衙门。经过蒲碧仙两次治疗,夫人的病果然痊愈,徐县太爷为此赠她一块匾额“丹金橘阁”,并以县太爷的口气写了八首绝句以感激之。清光绪壬寅年()永明发生瘟疫,死者甚多。蒲碧仙用她创制的一种药曲,保住了不少人的性命。
再如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瑶医蒲斌,虽工作在村卫生室,但在本县和外县均有名气。新化县一位老大爷,左足外踝肿物切除术后伤口不愈。医院做了两次清创及补皮,创口不仅不愈合,面积还由原来的3-4cm增大至25×4cm。多年来,老人到多地治疗,花了几十万元亦无效。后来打听到村医蒲斌的“本事”,不远千里专程到蒲斌家治疗。一星期后,患者伤口长出肉芽组织。老人回家继续用蒲斌的药治疗四个月,伤口基本长好,六个多月后痊愈。
又如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瓦扎湾村瑶医谭岳德在治疗骨折上有“一手”。年,在上海打工的江永县潇浦镇石角村民何更清,一天晚上骑自行车去看电影的途中,突遇大货车吓的跌落致右下肢骨折。医院治疗。医生告诉他先预交3万元。何某听后,在医院打了个石膏板固定伤处,第二天乘车返乡,请谭岳德治疗。伤者仅花2百元,贴了4副瑶药,20天就能下地活动了。
当今,全国各地有大量的类似江永县这样有一技之长的瑶医,如果都像支持季德胜生产“季德胜蛇药”那样支持瑶医发展,必定能涌现千千万万的季德胜,也许还会出现若干个屠呦呦、张伯礼。
(作者郑赞朴现年84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