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追梦的路上,你需要坚定的信念

在生命的那个阶段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清晰的,所有的事情也是可能的,在那个时候,人们敢于去梦想,也敢于去企慕那些他们希望发生在自己生活里的奇迹。

—《炼金术士》

近期,一档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题、组织创作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正在热播中。该剧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形式,串联起他们的人生华彩篇章,礼赞功勋人物“忠诚、执着、朴实”的崇高品格,致敬时代楷模。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群人在,抱着坚定无比的信念,默默无闻,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只为造福人类。

剧中的其他人物我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只有个别人物确实鲜少耳闻。

《功勋》这部剧让其中一位低调的女科学家进入了我的视野,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在那个特殊时期,能坚持到底研究抗疟药物,真的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

科学研究就不该有禁区

剧中的屠呦呦是一位性格耿直、对待工作极其专注、严谨认真的人。

年,一个由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志在帮助北越政府“打击美帝”,研究的指向正是——防治疟疾新药。

那个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严重,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拉出去批斗。

在这种时期下,任何人做事都极为小心翼翼,每个人都不敢轻易去触碰这个“禁忌”。导致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研发止步不前,而屠呦呦与她的研发小组同样也遇到了困难。但是她依旧坚定执着于自己的研发工作,其他任何事情仿佛与她无关,不管不顾。

第一次,屠呦呦发现目前治疗疟疾用的常山碱的毒副作用没法攻克,于是向领导提出换个思路,另外找治疟疾的药。结果领导不同意,认为常山碱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不能说否定就否定。在领导跟她的想法产生对立的时候,劝说无果后,放弃沟通,用自己的科研行动去证明自己。

第二次,领导让她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去清查办搞专案工作,她表示拒绝,疟疾的研发工作才是自己目前的头等大事。

面对抗疟药物研发的任务,她一刻也不敢松懈。

39岁初级研究员的屠呦呦被任命为“项目”研究组的组长,开始着手从中草药中发现新的抗疟药。她查阅了大量的古代医学书籍和民间的药方,寻找可能的配方。几年时间,她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采访遍了,青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了屠呦呦的视野。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没有办法做新药的临床试验的。为了疟疾病患的福祉,屠呦呦最先提出要在自己身上试药,作为研究组的组长,她必须以身作则,其他同事看到也纷纷参与试药环节,就这样她和她的同事们勇敢地成为了青蒿素的第一批志愿受试者。

次失败之后的成功

“年10月4日,那是第号样品。”

在次失败之后,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的青蒿提取物。年,该成果得到重视,她和她的团队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后来被广泛应用。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失败了次,只有一次获得了成功。这个过程中若是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也不会迎来第次的成功。

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没有一条路是走得不累的,只是有些人坚持下去了,有些人坚持不下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