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015/4493985.html
《历史的星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们》(油画)骆根兴
年9月12日,港珠澳大桥全景。新华社发
近日,一则短视频《寻找赛先生》在网络掀起观看热潮,在B站累计播放量达4万余次,与视频同步的话题——“怎么理解科学家精神”也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我一定要克服现在浮躁的心,努力学习”“作为大学生的我也要不断钻研,传承科学家精神,永远跟党走为国争光”“踏踏实实搞科研,向科学家们致敬”等留言也获得了上百次点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观照,是大德、公德、品德在科技界的生动写照,正在全社会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激励更多人报国为民,赓续创新奋斗的精神血脉。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艘迎面驶来的轮船船舷上,有两段金色文字:“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这段话摘自“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在年牵头组织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这艘轮船就是“克利夫兰总统号”,钱学森等24位留美学者就搭乘它回到祖国。“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的这句话说出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共同心声。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等科学家用满腔热血“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科学家在民族百年复兴路上,传承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践行科学救国、报国、兴国、强国的初心理想,形成了与西方科学家迥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塑造出宝贵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斌说,作为科学后进国家,面临救亡重任,爱国始终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标签。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推出的讲述李四光科学报国事迹的原创话剧——《大地之光》首次面向社会在深圳保利剧院上演。他“爱国、求实、担当、奉献”的崇高信念得以再现。
这种爱国情怀,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调动了“科研后备军”青年群体的热情——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牛鹏程年第一次观看讲述“西迁精神”的话剧《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后,申请加入西迁剧组,并选择跟随话剧中老教授原型钟兆琳教授所在专业从事科研,志愿留守祖国大西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话剧《旋翼人生》的学生演员们,努力把剧中感悟到的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43人中1人获评校长特别嘉奖,90%获评奖学金。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年,曾有科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这样想。
做一项大的科学工程,大部分是没有先例的,需要一个核心人物,南仁东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他是技术的核心推动者,是团队中掌握新技术最快的人,从宏观把握到技术细节,都免不了他来操心。这一试,从壮年到暮年,22年光阴如梭,口径达米,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8个“鸟巢”体育场的中国“天眼”终于建成。
从钱学森、李四光、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到屠呦呦、南仁东、黄大年等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面对科研,他们身上都凝聚着同样的精神内核,这就是创新、严谨、求实。
半导体物理学家黄昆曾记述:“回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经历,我深深体会到:科学研究贵在创新,要做到‘三个善于’,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其中最关键的是善于抓住机遇,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是对科学家创新之道的高度凝练。
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中国的科学家正在续写新的历史篇章。“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北斗”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高铁、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金融科技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更深刻的变革在于科学文化,从强调“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差距”到重视“推进原始创新”,是科学家精神的升华。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他们“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全身心地对未知的、不确定的科学问题进行不懈探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科学家的历史使命。创新精神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主旋律。
“现在,世界的竞争很大一部分已经变成科技的竞争。我国的发展迫切需要在科技上自立自强,解决国家发展中的科学技术‘卡脖子’问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刘桂菊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传承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的重任。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在重约两公斤、厚达页的《钱学森手稿》中,英文清秀流畅,数学公式工整严密。他关于“薄壁圆柱壳失稳问题的研究”,论文只有10页,但现在收集到有关这一问题的手稿就有多页。在完成这项研究时,钱学森在存放手稿的信袋上用红笔写下“Final”,即“最后的定稿”,但他又写下了“Nothingisfinal”,即“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作为严谨的科学家,钱学森意识到‘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两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郑哲敏曾说,“(这些手稿)是钱学森严谨治学的真实写照,反映了钱学森创造性探索的动态过程。”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这是一大批中国科学家对科学的追求。由始至终,他们都在科研中下“真”功夫、“细”功夫。正是他们这种敢于突破、敢闯新路的追求和志向,才开拓了新领域、攀登新高峰。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曾穿着简单的防护服,冒着地下核爆炸的强辐射危险,拿着手电筒,爬进最危险的爆心,实地考察取得了第一手重要资料。我国现代气象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叶笃正曾“板起面孔”提醒习惯用“发现”这个字眼的学生们:“你发现了什么?你就指出来不就行了吗?”屠呦呦为了加速研发进度并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不顾安危、亲自试服青蒿提取物。
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监事长钱七虎看来,严谨治学就是要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反对夸夸其谈。“实事求是难,最难的不是对人,而是对己,找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不断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妈妈,你不要死。”在今年国庆假期火爆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诗》这个单元中,小男孩的一句台词引得观众纷纷落泪。《诗》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为背景,讲述了年一个航天之家在戈壁深处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不畏艰难坚守航天一线的故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原院长高崇武不能忘记,身边就有四位科技人员,为火箭清理发动而牺牲。他激动地说:“这部电影能让全国人民知道,在内蒙古还有一群人在默默无闻地为航天事业奉献着。”
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默默无闻地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科技工作者并不在少数。
“调哪儿去?不能说。做什么工作?也不能说。”多年前,结婚才5年的邓稼先就曾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子,开始隐姓埋名、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生活。直到年,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替他回答了家人的问题。年7月17日下午,邓稼先接过了全国劳模证书和奖章。12天后,他在北京去世,享年62岁。“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以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献出了宝贵生命。
同样不在乎个人得失的,还有中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陈学俊。当党和国家吹响“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号角时,他卖掉上海的房产,带头举家迁往西安,成为交通大学西迁时最年轻的教授。
看淡名利的,还有钱七虎院士。他为武汉捐款万元、捐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万元。对此,钱七虎表示,真正的科学家都把名利看得很淡,“我们搞科学是要当成事业,不是获得名利的手段。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计个人得失。这就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也是科学家精神的精髓”。
正因为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埋头耕耘,才有了我们现今引以为傲的大国重器。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年12月10日,“嫦娥五号”完成取壤任务,为中国带回了宝贵的克月壤。壮举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拼搏与坚守。“嫦娥五号”任务历时10年,会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的数万名科技工作者。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院士专家,有新一代科技领军人物,也有初出茅庐的95后……
港珠澳大桥通车,举国欢庆,在设计和建造的14年当中,共有21家企事业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中山大学8所高校,在包括水文、气象、地质、地震、测绘、环境等各方面展开了51项专题研究。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克非眼里,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纪工程的完工,超级难题的解决”,是千千万万的人努力的结果。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工作涉及潜水器布放与回收、水声通信、母船配合、气象保障等十几个部门、众多岗位。团结协作,是海试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新中国的科技史册上,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载人航天、嫦娥探月、蛟龙潜海……回想这些振奋民族精神的科技时刻,我们无法记清每一张年轻的面孔,也无法说出每一个远洋船上晒得皮肤黝黑的科学家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不可或缺。
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界为党和政府科学应对疫情提供了科技和决策支撑;民生科技领域、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
多年来,我国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了从零星到井喷,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目前,我国共授予10多万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正是中国科技工作者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在中国培养一支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个人在学术上的成就。”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黄昆如是说。从“黄散射”到“黄方程”,从“黄-里斯因子”到“玻恩和黄”,以至“黄-朱模型”,他在世界固体物理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一块又一块丰碑。然而,当发现国家需要大批科研人才的时候,他毅然放下自己心爱的科研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在科技界,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之间传递的不仅有知识、方法,更有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的精神和“门风”。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自己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一肩当作‘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然后让青年们放下绳子,拉我上去再做人梯。”数学家苏步青倡导并实现了“培养学生超过自己”的目标,被称为“苏步青效应”。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回忆“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院士时说:“周光召院士总是用殷切的眼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