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院士做演讲王纳摄
为什么病人越治越多?为什么医源性死亡患者的比例不断增长?为什么好药越来越少?
以敢言而著称的“网红”院士樊代明11日在深圳BT大会上分享了自己的犀利观点,他指出专业过度分化、专科过度细化、医学知识碎片化是现代医学一味的向技术发展带来的弊病,应该通过“反向医学研究”来解决现代临床医学的困境。
樊代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奖励。他这次在BT大会上做了40分钟的演讲,其犀利的观点、简单通俗的语言,得到了听众的认同,一共响起了28次如雷掌声。
现代医学面临了一些弊端
樊代明院士一开始就给听众分享了现在医学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他说:“现代医学的发展,可以说给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向前看不可磨灭,往后想无与伦比。现代医学一味的向技术发展带来的弊病也是不容小觑的。”在他看来,专业过度分化、专科过度细化、医学知识碎片化,就是现代临床医学的现状。
首先,樊代明院士先是抨击了医学论文的问题。他说,“医学基础研究本来是要了解生命的真谛和疾病的本质,可是现在以发表论文为算,谁的论文发表得多谁就是老大,但是这么多论文只有3%有应用价值,97%没有听说有应用价值。”比如全世界花了大量的科研经费,花了十年时间找到了15万个靶点,十年过去了,不到50个在临床上有一些应用价值。
樊代明院士做了个简单的类比,“我们都喜欢吃包子,包子由面粉做成,如果所有人的精力都在面粉,不去包包子,请问有包子可吃吗?”
其次,关于专科过度细化的问题,樊代明院士说,“临床医学分科越来越细,一个医生只能看一个病人或者是一个病灶,请问现在有多少消化科主任能够抢救心脏科的病人,心脏科的医生能够抢救呼吸科的病人?”他举例说,在美国,医疗技术非常发达。可是在美国平均寿命是全球发达国家最低之一。而中国十年前只有40亿人次的病人,现在每年到了80亿人次。“人还是这些人,怎么病人越治越多呢?我们把一个病人分成几块来治,一个病分成若干阶段来治,不就多了吗?”
这样的结果就是,“药品越来越多,病人越来越多,医生越来越累,”樊代明院士如是说道。“我当医生的时候只有五个抗癌药,现在心血管有多种药,消化科有多种药,抗癌药更是上千种,几百家公司轮流生产,都说自己的好。好吗?我突然明白药品越多就是因为没有好药嘛。”
没好药是方法论有问题
这究竟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在樊代明看来,原因很多且不尽相同。但其中最重要的共性因素是,现代医学过于倚重“机理→药品”这一单向研究方向,过于注重抽样的“一致性”而忽略生命整体的“异质性”,其实质是“反向医学研究”的缺失。
他强调,医学是多元的,如果用单元思维去研究;生命是非线性的,如果用线性思维去研究;病人是异质的,如果用同质思维去研究;病情是变化的,如果用固化的思维去研究,其结果是真实的,但结论不一定正确。
他说,“研究人体像研究物体一样,放到最简单的单位,就是细胞,在细胞里面发现什么东西,加起来等于一个生命。对于物体是对的,但是对人的整体研究则不然。所有的局部加起来并不等于整体,那只是物理的整体,人需要生物的整体,有生命的整体叫做身体,没有生命的整体,研究半天就是一个尸体。”
“为什么最近50年很少有好药出现?是我们的方法出了问题。”樊代明说,比如针对溃疡病,先按某种纳入标准,去掉一大部分;再按照某种排除标准,再去掉一部分;最后剩下几个符合标准的样本,除以一个平均数,最终落到一个人身上。“而一个人的结果,放到几十亿人里用,当然要出问题。”樊代明尖锐地指出,“统计学里是有随机抽样,但随机抽样要放在一个范围内,在范围内叫随机,扩大一下叫随意,再扩大一点就成了随便。”
樊代明建议进行反向医学研究
什么是反向医学研究?樊代明做了个简单的类比。他说,如果我们从广州去深圳,没有GPS也没路标,只知深圳在哪个方向,怎么走?如果只靠自己向着那个方向硬着头皮走,那么最后只有少数人能成功。而“反向”思维就是,问对面来的人是否从深圳来,不断地问来人,不断地调整方向与路线,相信最后大多数人都能走到目的地。
樊代明说,反向医学研究就是从经验开始,到临床上去寻找那些有功效的药,最后再去找机制,比如板蓝根治疗感冒效果很好,但直到现在,我们还找不到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那一定要找到吗?不是!能治感冒就行了。”
他说,有一种植物,俗语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3月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到4月就可以抗疟疾,到了5月6月就只能当柴火烧。这是先找到现象和经验、疗效,再通过这种现象回过头来研究,最后找到了青蒿素。
最后,樊代明还鼓励现场的年轻人,他说:“在座的年轻人,不要信那些权威的理论和方法,要想有所成功,只能走绝路。什么是绝路?就是没有路了,要自己开辟的路。只有很少有人走的路,才能成功。”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