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野草,这句《诗经》中的词渲染了主人宴请宾客时自在欢乐的场景。而中药青蒿在历史中是一种常见的药材,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曾记载了青蒿治疟的良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寥寥数语,却使得千年后的医学家提取出了拯救上亿人的药品——青蒿素。
这位伟大的医学家、药理学家,名叫屠呦呦。家喻户晓的屠呦呦之前并不十分惹人注目,因为她毫不在意身外之名,没有留洋镀金,没有读博士,没有评院士。就在大伙觉得她将一辈子在昏暗的实验室里度过时,屠呦呦“火了”,她完成了中国人一直希望取得的成就——诺贝尔奖。伴随着名声,接踵而至的是对于她的质疑,为什么这样一位全无名声的“三无”人士最终却摘得诺奖?是她之前被埋没了吗?
此事要从屠呦呦求学之路开始说起。她出生年,父母为她取名呦呦,“呦呦”是诗经“呦呦鹿鸣”中形容小鹿叫声的拟声词,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父母对于自家女儿的喜爱之情。然而他们却没有料想到,呦呦之后会与“食野之蒿”青蒿结下不解之缘。高中时,屠呦呦在经历了两年肺结核休学后,又回到学校积极赶上了课业,最后不负众望考上了北大药学系。
在北大以及北京医学院的日子里,屠呦呦初步接触到了中医,并领略到它独特的魅力。毕业后,她没有选择深造,而是决定依从本心去参与中医药炮制的工作,在工作中,她积累了处理中药材的经验,为她之后的实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之后,她进入中国中医研究院,至此她的事业开始步入正轨。当时,新中国成立后,原先治疗疟疾的药物基本都有了抗药性,急需新的有效药物来代替。于是研究院被委以重任,研究抗疟药物,而屠呦呦作为经验老道的炮制手,被任命为组长。屠呦呦做组长经常不给别人“面子”,在实验会议中有什么问题都大胆提,谁做的有问题了就直接说出来。她这样直来直往的性格也使得工作开展得很顺利,毕竟实验室里需要的不是人情世故,而是对待实验的一颗诚心。
当时,团队在研究青蒿的时候,明明能够检测到青蒿中含有抗疟成分,却无法提炼,这一度给实验带来不小的困难。当屠呦呦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读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时,谜题拨云见日,古人对于青蒿的处理方法与其它中药不同,其它中药都会放进水里熬制,但是青蒿却是用冷水处理。屠呦呦立马意识到:青蒿有可能不能加热,只能以较低的温度提取!
这一发现使得没有头绪的众人瞬间恍然大悟,屠呦呦经过重重筛选,决定用较低沸点的乙醚来提取。由于长时间在实验室接触浓度较高的乙醚,屠呦呦中途患上了中毒性肝炎。在经过了次失败的实验后,他们终于在次实验中提取到了较纯的青蒿素,而青蒿素抗疟性达到%,这意味着青蒿素可以完全有效的治疗疟疾。
当实验成果出来后,组内立刻申请了临床实验,然而在临床实验前的试敏中却出了差错,有两组实验结果显示有致敏成分。当时屠呦呦和组员都很着急,因为疟疾的发病是有周期的,如果赶不上这次的周期,还要再等一年才能进行临床实验。屠呦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自己的身上进行试敏。她的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
就这样,经过重重实验和尝试,屠呦呦和组员们终于在年时将这份送给全世界的见面礼公之于众。但是,屠呦呦并没有停止对青蒿素的研究,在她的心目中,这份见面礼还不完善。她之后一直在实验室里对青蒿素进行改良创新,并在年的时候成功研制出浓度更纯、效用更佳的双氢青蒿素。
二十多年后,屠呦呦站在诺贝尔的讲台上时,她的心中所想的不是这些既得的利益,也不是自己若干年苦苦的坚持,而是在想之后青蒿素的发展与研究。屠呦呦一心只想搞研究,对名利和荣誉完全看不上眼,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研究院给她组织了记者招待会,屠呦呦边摇头边躲避着赶紧上了飞机,留了一群记者在会议室里大眼瞪小眼。
因此,当人们对屠呦呦的“三无”身份感到疑惑不解时,其实更应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