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几乎都生过病,都知道生病有多难受,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药来帮助我们战胜疾病。那你知道药是怎么让你好起来的吗?药里都有哪些成分,又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药有哪些种类?在药店里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药:裹着一层糖衣的小药片和胶囊、颗粒或粉末状的冲剂,还有各种颜色的药水等等。它们的使用方式也各不相同,比如药片和胶囊需要用水送服;冲剂需要先溶在水里;药水有内服的、外用涂抹的,也有用来注射到身体里的。不同的药适用于不同的疾病,例如发生在身体内部的病一般需要我们把药吃下去或者打针,这样药就会跟着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输送到生病的部位;而药膏和创可贴一般是用在身体表层的伤口或者疼痛部位。具体用哪种类型的药需要医生根据我们所生的病和我们的身体状况来有针对性地判断。药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传统药物是从自然资源中获取的,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还有矿物质等等。不过其中真正有效的成分可能就只有一点,因此治疗过程往往相当漫长。而且使用这些纯天然的药物也存在风险,因为它们可能混杂着其他未知物质或者有我们还不明确的危害,也就是可能产生较大的副作用。现在绝大多数药物依然来自这些自然资源,但好在如今有了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医药知识,可以更准确地从这些自然资源中提取分离出我们想要的成分,比如用萃取技术来分离混合液中的不同组分。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就是通过乙醚低温萃取的方式提取出了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在疟疾(一种全球性的寄生虫传染病)的治疗中立了大功。乙醚是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某些有机物,包括青蒿素,同时它又有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也就是说不需要很高的温度,乙醚就能蒸发掉,留下我们想要的物质,同时避免药物因在此过程中过度受热而变质。但被提取出的天然产物往往还不能直接使用,而是需要经过进一步纯化,去掉我们不想要的杂质。有的还需要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才能合成出具有目标药效的物质。单一的化学成分往往也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疗效,因此需要药学家根据不同药物成分的性质进行组合搭配,成分的选择和比例的搭配都很关键。制造一种药需要用到各种各样复杂的生物化学技术和知识,所以每一种药其实都来之不易。药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大多数疾病都是由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真菌、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我们把它们叫做病原体。因此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我们的目标就是消灭这些一般用肉眼看不到的敌人。由于它们往往太过微小无法使用物理攻击,所以通常会利用化学“武器”来对付它们。以疟疾为例,它是由一种叫做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而青蒿素能与疟原虫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它们的保护层,这样疟原虫就活不下来了。类似地,在对付引起疾病的细菌时,我们有一类十分强大的“化学武器”,叫做抗生素。不同的抗生素可以对付不同类型的病菌,它们能直接破坏细菌的结构或者干扰它们的生理活动,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抗真菌或病毒类的药物也是相似的原理。不过对于一些我们暂时还没找到应对方式的病原体,就只能通过一些药物让病人增强自身抵抗力,让他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来攻击敌人。其实普通感冒就是这样,大多数普通感冒都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但科学家们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对付它们,所以一般的感冒药只是用来缓解症状,要消灭这些病毒还是要靠身体里免疫军团的战斗。别看细菌、病毒这些家伙个头很小,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大量地繁殖、快速地演化,适应环境变化。这就是为什么滥用抗生素等药物会引起病菌的耐药性,这样一来,科学家们好不容易研发出来的药物就会失去效果。而且药物基本都存在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变成毒药。所以小朋友们吃药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听医生的话,这样才能快点好起来,毕竟生病可比吃药苦多了。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