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至,这一口鲜嫩不容错过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每年三、五月是挖野菜的好季节,此时野菜鲜美肥嫩,若赶上一场春雨,野菜褪去灰头土脸,就更诱人了。此时,提篮挎镰,携妻带子,林间旷野,暖阳和风,着实心满意足,篮子是否装满倒是其次的。荠菜、蒲公英、马齿苋、青蒿、枸杞头、马兰头、蒌蒿……采了回去,焯水凉拌、蒜蓉清炒、细切做馅,简单的做法就能将春日搬上餐桌,怎么也要多下几箸吧。

挖野菜,为果腹,也是过节

一种活动能带来心意的满足,就容易让人乐此不疲,也很容易成了节日,春日踏青采野菜也是如此,故从唐代起,就把农历二月二定为挑菜节。挑菜,也叫拾菜,其实就是挖野菜。

白居易有诗《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青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此日仕女出郊拾菜,士民游乐其间,流赏春光。青年们着青衫、骑细马,在津头堤岸徐徐前行,游赏谈笑,田野中的“草芽菜甲”反倒成了点缀了。

[隋]展子虔《游春图》,故宫博物院藏

假如遇雨,就扫兴了,宋代张耒有诗名曰《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诗中感叹“佳节泥深人未行”,着实郁闷呢。

不过,虽然五谷为上自帝王下至百姓所重,但年景歉收时,野菜对于大多数人就不再仅仅是生活的点缀,更多还是为了果腹。青黄不接时,要以野菜充饥,若遇灾荒,更得靠此活命了。甚至正常年景,吃糠咽菜也是平民百姓的常态,不是神农氏,也尝遍百草。所以,代代手传口授,就积累了大量有关野菜的经验和知识。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禁苑种谷》。图中人物为曹太后,宋仁宗皇后。其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中种谷养蚕。

因此,历代农书都间有涉及救荒植物的内容,只是记录较零散,反倒是医书对野菜记录的多些,但其重心又仅放在医药价值,直到明代,才开始把野菜作为天然食物资源加以考录研究。

人们记其特性、产地、异名、可食部位、吃法、滋味和药性等,配上图录,形成一套野菜名物辨析的方法。

朱橚的仁心

朱橚《救荒本草》开风气之先。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曾被封为吴王,后改封为周王,藩地就在河南开封。河南地区自古灾害多发,黄河决堤引发水灾,加之旱灾、蝗灾,民不聊生。朱橚性宽厚,凡利民之事,莫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9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