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淡豆豉
FermentedSoybean
香豉、豉、淡豉、大豆豉
淡豆豉的种植和炮制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
性味苦;辛;平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无光泽,一侧有棕色的条状种脐,珠孔不明显。子叶2片,肥厚。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微,味微甘。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
取桑叶、青蒿加水煎汤,过滤,取药汤与洗净的黑大豆拌匀,俟汤吸尽后,置笼内蒸透,取出略凉,再置容器内,上盖煎过的桑叶、青蒿渣,闷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晒干即得。(每黑大豆斤,用桑叶4斤、青蒿7斤)
淡豉制法,除上述加工法而外,尚有以其它药物如辣蓼、佩兰、苏叶、藿香、麻黄、青蒿、羌活、柴胡、白芷、川芎、葛根、赤芍、桔梗、甘草等,或煎取药汁,用以煮豆;或将药物研成粉末同煮熟的大豆拌和,然后闷置发酵等不同的加工方法。
淡豆豉的效果功效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主治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
经脉肺经;胃经;心经;膀胱经;小肠经;三焦经
主治解表,除烦,宣郁,解毒。治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
①《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②《药性论》: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
④《珍珠囊》: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
⑤《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
⑥《本经逢原》: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
⑦《会约医镜》:安胎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剂。
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注意禁忌①《药性论》:得醯良。
②《本草经疏》:凡伤寒传入阴经与夫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