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用药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4637070.html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治寒热诸疟方,启发了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她将青蒿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证实有抗疟疾的作用。一般我们提到青蒿的时候,还常常会和茵陈蒿搞混,虽然两者都有清肝胆火热的效果,不过在临床的使用上还是有些许的不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青蒿的故事。
华佗三试茵陈蒿
中医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华佗三试茵陈蒿。相传有个黄痨病患来找华佗诊治,但是华佗看了以后,摇摇头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半年以后,华佗再次遇到那个病患,患者的病情不但没有恶化,反而身体变得更加强壮。一问之下,原来是吃了青蒿。华佗兴奋的采集了一些,给其他的病患吃,但是却没效。
华佗又跑去问第一个病患,吃的是几月的青蒿,病人说是三月的,华佗想到春天三月,百草萌芽,也许三月的青蒿才有效力。
第二年的春天,华佗立即跑去采集了很多三月的青蒿,果然病患一个个好了起来,但是没多久又失去了效用。
为了摸清药性,华佗第三年春天又采了许多青蒿来研究,最后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能够入药治病,为了区分,于是取名为茵陈。为此他还编下歌诀:
青蒿的与诺贝奖
青蒿因为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而世界闻名。但是其实中医很早就用它来治病了。青蒿和茵陈蒿,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归经,青蒿走的是肝胆经,可以用来截疟,让肝气疏散,调达,能够让肝气顺利的流转。
而茵陈蒿呢,他本身是利胆用的,吃的结果是让我们的胆汁代谢会比较顺利。所以在我们中医的处方中,像茵陈蒿汤,取的都是其利胆之功。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并没有用一般中药材的煎煮方式,可见当时就知道,低温是最好的提取方式。
《神农本草经》中就知道,青蒿有记载说截疟的效果,那到了葛洪的时代,他就顺便把这个资料记录下来,记录的特点就是这个青蒿是一升一束,把他泡在两升的水里面,慢慢洗净之后,绞取汁,得到药汁以后就可以直接喝。古人认为这个就具有治疗疟疾的效果。
葛洪发现了低温萃取在处理青蒿的药用的效果,这个就是很大的医疗贡献。
青蒿的药性
青蒿味苦,微辛,一般很少入药膳,或者是茶饮。对于体质虚寒,或者肠胃有问题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所以也并不适合。
葛洪在写肘后备急方时,特别注重收入进来的方子,是否有实用性,以及是否方便取得,以及价格低廉等等。他并不会一定要使用明医所著的方子,或者是名贵的药材,目的就是为了要随时能够取得,以便能够救治病人,这样的精神其实就是中医临床最重要的精神所在。
注:音乐来源于纪志群古琴老师,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内容是为作者原创,欢迎大家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叶劲大夫
医院·专家门诊时间
花园山门诊(每周二下午);凤凰门诊(每周四下午)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心存善念烛光接力
傲骨说健康正在涟漪传讯
三元岐黄医康是您身边的健康小贴士
傲骨说健康
作者:三元岐黄编辑:洪流金聪
官方网站:三元岐黄医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