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年诺贝尔奖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诗经》有词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出自此典。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授予威廉·坎贝尔(WilliamC.Campbell)和大村智(Satoshiōmura),以表彰他们在创新蛔虫疗法方面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在治疗疟疾方面的贡献。

屠呦呦实现了中国科学界获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屠呦呦是谁?

屠呦呦,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设有四个奖项: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最草根三无科学家

屠呦呦年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进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她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更不是两院院士,至今只是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屠呦呦的个人荣誉

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年: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

年:中国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年: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青蒿素的故事

人类对付疟疾的药物,最初并非来自青蒿,而是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

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随后,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奎宁,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科学家们开始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

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项目”正式启动。漫长的探索中,60多个单位的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军,屠呦呦是其中一员。

那是在年1月,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项目”。此前,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国内多个省份的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首先面临的问题,仍是怎么找药。

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她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多张资料卡片,最后整理了一个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方集》,供研究者进一步发掘。

年,经过反复筛选、试验,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青蒿。

青蒿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植株有香气,一岁一枯荣。公元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在众多中草药中,研究小组发现青蒿对疟疾的抑制率相对较高,能达到68%。然而,之后的重复试验中,青蒿的抑制率反而降低了。

“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受到启发,想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经过多次失败后,终于,用乙醚制取的号样品,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

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素的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回顾失败与成功交织的曲折探索过程,每一项突破都包含着动人的故事,每一次发现都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心血。曾参加“项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维善感叹:“青蒿素系列药物的研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众多研究人员的参与,不是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可以包打天下的。”那些知道和不知道姓名的人们,如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他们的贡献,都值得被历史铭记。

“中国小草”的力量

从神奇的小草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恶性疟疾、脑疟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神奇物质,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规划协调员帕斯卡尔·林瓦尔德2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10年,全球死于疟疾的人数下降了38%,全球43个国家、其中包括11个非洲国家疟疾发病率和疟疾死亡率都下降50%以上。青蒿素类药物的问世,为人类在抗击疟疾的战斗提供了有效武器。

这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科研成果。它造福于人类,如今作为传统中医药瑰宝,得到了国际生物医学界的权威肯定。

全球医生组织执行董事和中国办事处总代表时占祥说:“这也给投入医学研究的后来人一个重要启示,医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和漫长的验证历程。能在国内外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并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医学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树立朴实的理念治病救人和从知其然到知所以然的升华,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屠呦呦的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或许不仅仅是一座奖杯!

青蒿素的发现

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项目”正式启动。60多个单位的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军。

年1月,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项目”。

年,经过反复筛选、试验,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青蒿。屠呦呦查阅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时有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绞汁”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受到启发,想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经过多次失败后,终于,用乙醚制取的号样品,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

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素的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疟疾是与结核病、艾滋病并称的全球最严重传染病之一,以致死率高著称。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项目协调员帕斯卡尔·林瓦尔德23日在日内瓦表示,青蒿素类药物的问世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战斗提供了“有效武器”。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据悉,至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另有五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

屠呦呦的七项贡献

屠呦呦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

她领导科研组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出多方药,以现代科学组织筛选,不断改进提取方法,发现对鼠疟、猴疟均具有%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不仅找到了一个抗疟新药,而且为寻找抗疟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由此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1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发现的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均具有%的抗疟作用。经大量提取药物,安全性实验及自身试服后于年,年分别就有效部位和青蒿素单体,在海南昌江疟区作首次临床研究,证实具有胜于氯喹的满意疗效,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青蒿素是当前中国被国际承认的唯一创新药物。现在世界多国均已广为应用,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

在研究青蒿素化学结构中,屠呦呦于年首创其还原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这在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上意义是很大的。经屠呦呦负责的科研组七年努力,得以创制出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又复燃率低至1.95%的新一代抗疟药,其片剂具有更突出的“高效、速效、安全、剂量小、口服方便、复燃率低、研制简廉”等优点,特别是经药效学及临床研究,证实最便于病人口服的片剂,在“安全、有效”上,胜于当前注射给药的同类衍生物,被认为是当前青蒿素类药物之优选者!

3完成“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七五”期间,参与国家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质量研究》中“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课题,对青蒿进行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并修正了《中国药典》长期沿用的谬误。

4机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为防止青蒿素抗药性的产生,保护青蒿素的临床使用寿命,避免滥用,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就“双氢青蒿素对约氏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青蒿素影响约氏疟原虫配子体感染性,但对蚊体内子孢子增值期不起抑制作用,即未能抑制卵囊继续发育到子孢子。提示青蒿素类药物不能用于疟疾预防。为当前有人将其用于预防提出了警示。

5

研制青蒿素类和吖啶类抗疟药组成

的“复方双氢青蒿素”

为解决多重抗药性恶性疟蔓延全球的问题,近年国外十分重视复方的研究。双氢青蒿素为当前青蒿素类药物中的首选药,对多重抗药性恶性疟无交叉抗药性。而吖啶类抗疟药—咯萘啶与4-氨基喹啉类、嘧啶类、胍类及磺胺类均无交叉抗药性。为此设计了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组成的复方。在军科院支持下,进行实验研究,确证二药具显著协同增效作用,增效指数为7.6,且作用位点多,疗程短。

6根据临床需要,研究多种剂型

据WHO资料,每天约有个婴幼儿童死于疟疾。为此研发了“双氢青蒿素栓剂”,方便儿童直肠给药。又用直接得自青蒿的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制作简便,价格便宜,又不易产生抗药性。均于3年获得《新药证书》,分别为国药证字H30341和H30144。

7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

经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在免疫领域具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降低B细胞高反应性以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的自身免疫病,又可提高T细胞的免疫功能。在北医有关部门支持下,我们已将双氢青蒿素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经临床例疗效初步观察,总有效率94%,显效率44%。

请给这位替中国人拿下诺贝尔奖的八旬科学家点赞!

综合整理自:新浪新闻、网易新闻、央视新闻、海宁日报、大学之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